自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列为新增长引擎后,我国空中交通体系正经历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的历史性跃迁。也正是从今年开始,各地政府开始加速推进“低空经济”最新政策的发布,与该赛道相关的产业再次成为各方备受瞩目的焦点。
随着低空经济产业及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在城市综合服务中的智能化应用日益广泛,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优化公共服务体验的重要手段。
低空物流,具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成熟的技术基础和广泛的民生需求,可以作为低空场景发展优先领域。通过物流的规模化应用,可逐步完善低空经济的政策体系、基础设施和产业生态,为载人航空、特种作业等更高阶应用铺平道路,最终实现低空经济的全产业链繁荣。
“低空+旅游”正以立体化体验塑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激活“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成为撬动文旅市场的“空中引擎”。
据“成都发布”公众号消息,四川省委军民融合办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现场介绍,将围绕“能放尽放、能飞尽飞、能试尽试”开展试点工作,规划超 40 万平方公里报备空域。同时,明确了申报主体和申报时限。
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虽取得一定进展,但在空域管理、基础设施、人才与产业创新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应优化空域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才培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以及完善安全监管体系,以推动我国低空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将低空消费纳入扩大内需战略布局,使其成为释放消费潜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
近日,中国民航局分别向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和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两家公司颁发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perator Certificate,OC)。这是中国民航局首次向企业颁发此类OC。这也意味着,广州穗港码头和合肥骆岗公园不久后将成为首批商业运营点,提供付费载人运营服务。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了《2025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我国58个城市的低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评估。《报告》不仅分析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也为各地政府制定低空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今天,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指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一座城市发展低空经济,一看产业基础,二看有没有钱,最重要的还是看,有没有头部企业。 虽然低空经济产业链很长,有整机制造、通信、空管系统、电池、发动机、应用企业……国内上市的低空经济公司中,绝对的产业龙头、链主企业还没跑出来。
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空域,通常指距地面垂直距离1000米以内的空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