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2022年,广东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6.4万亿元,占全国数字经济增加值比重达12.8%,总量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广东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7%,是助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动力。
2023年12月8日上午,在“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期间,由e-works数字化企业网、杭州银行承办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发展论坛”圆满举行。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之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支撑。
随着芯片制造商努力解决如何构建既设计安全又具有足够弹性以在整个生命周期保持安全的设备,安全性正在设计流程中左右转移。
在智能制造领域,人类和人工智能共同创造着更加高效、精准、智能化的生产线和生产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人类和人工智能共同创造着更加便捷、高效、智能化的城市管理和服务模式。
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在政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中央举旗定向、政府规划引导、地方务实推动、产业联动发展”的中国模式,构建了“巩固、提升、创新相并行”的中国方案,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道路。而数实深度融合则乘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之东风,成为了破解新型工业化发展难题的关键之道。
从年初到年尾,从促进汽车出口、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到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一个个重磅产业扶持专项政策在广东接续出台。广东聚焦体系塑造,心无旁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老并举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显著提升。
随着智能制造工程深入实施,区域协同、行业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相较传统制造装备,智能制造装备通过与智能传感、先进控制、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融合创新,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感知、分析规划、纠错容错、网络集成、诊断修复等智能化功能,能够极大地提高装备的加工质量、使用效率,降低应用成本。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就业物价基本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强国之基。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