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据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拉动整体工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装备工业近七成的重点产品产量实现了增长,增长面达到69.2%,对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随着AI与显示的深度融合,新型显示产业从生产制造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被重塑,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也是当前我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日本对于光刻和光刻相关的各种设备和材料长期以来都占据重要市场地位,某些领域甚至可以说是支配地位,例如我们常说的光刻胶。除此之外,日本的光罩基板,特别是先进光刻所使用的光罩基板,在全球市场也几乎处于领先地位,与ASML的先进光刻机相仿,一骑绝尘。
为大力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结合北京地区实际,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局近日联合印发《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
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通过预测性维护、质量控制、实时监控、供应链优化和人机协作等应用,AI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降低了运营成本和环境影响。然而,AI技术的引入也面临着数据质量、工人接受度和技术集成等挑战。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革命浪潮,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领跑。这场新四化的变革,不仅让中国和其它国家拉开差距,同时也重塑了国内的经济地理版图。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提出今年将围绕健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持续完善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制定行业标准1800项以上,组建5个以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
4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2025年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业会,总结近年来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成效,研判产业发展形势,部署2025年度重点工作。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了《2025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我国58个城市的低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评估。《报告》不仅分析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也为各地政府制定低空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国内的芯片制造行业中,封装产业可以说是发展最好的一个环节。并且中国封装产业通过技术引进、并购整合和持续研发,已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企业进入全球封测营收前十。
第五次工业革命,即工业 5.0,将包含一个戏剧性的转向,转向更智能的技术,使人类员工能够以最高效的工作方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