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几大因素点燃了市场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包括新冠疫情刺激的家用电子产品消费热潮,以及更具持续性的电动汽车、新能源、5G通信、乃至云计算的加速普及。可以说,未来数字时代的几乎每一个具象场景,都需要数量更多、价值量更高的功率半导体支撑。
目前我国建成5G基站近160万个,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规模建设5G网络的国家。下一步,工信部将“适度超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建设,提升覆盖深度和广度;抓住5G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加快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持续培育发展动能。
在智能手机圈,即便是不断挤牙膏维持神秘感的苹果,也在相较行业行动迟缓的一年后推出了两款5G手机。因此,很难说一款不具备5G网络能力的华为手机在当下还能有多少吸引力。
5G要想从一个原本服务于大众消费者的、在垂直行业中处于辅助地位的网络,发展成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各种智慧应用中主要的网络技术,就需要做克服这些困难,补齐短板。
Wi-Fi 6提供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延迟和更快的数据速率,通过确保室内、公共场所和智能建筑以及5G效率低得多的服务不足的区域的连接,补充了5G网络的部署。凭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等技术,Wi-Fi 6可以更好地满足物联网设备的多样化需求。
边缘计算是为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供重要承载能力的平台型技术,其价值在于从物理空间上将计算资源移动到数据创建的位置,从而大幅提升实现数据洞察价值的效率,并在核心IT环境之外实现业务流程和决策智能的即时启用。
不难发现,5G业务的各个降本增收要素,多少都存在“效益悖反”现象,不能片面强调某一要素的增减,需要综合考虑,以实现5G的最佳效益。如果你觉得“5G收回成本”这道题已经很难了,那么更令人大无语的是,中国运营商已经没有作业可以抄了。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小城市数字化进程提速。建设以5G、千兆光网、云资源池为代表的高质量信息基础设施,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小城市公众用户体验,满足企业以及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还将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打造“智慧县城”,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就拥有5G连接的人口百分比而言,韩国处于领先地位,该国超过40%的人口拥有5G连接。排在韩国之后的是中国香港地区,比例为39%,其次为中国大陆地区,占比为30%。
预计到2035年,在中国,5G产业链带来的价值将超过1.5万亿美元。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在全球占比超过60%,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去年全年5G相关的投资额高达1849亿元。
中国FPGA市场的高增长,得益于5G、AI、智能汽车等行业的共同驱动,同时加上近段时间全球供应链失衡,国产FPGA得以进入到众多厂商的供应列表当中。
5G时代,手机市场面临重新洗牌的一次机会,但是截至目前来看市场的变化并不太大。在To B市场颇有经验的鼎桥则强势“空降”消费终端市场,不同于从零创业的新玩家,携资源而来,或将成为激活5G市场的鲇鱼,成为市场的新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