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来,半导体制造由中国大陆、韩国和中国台湾三个地区主导,2021年这三个地区共计占全球市场的87%。而今,随着地缘政治的转变,各国或地区都在寻求降低对单一供应链的依赖,努力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产业,确保技术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全球半导体格局正在被重塑。地缘政治的变化不仅可能影响供应链、原材料的获取和产能的分布,还会对全球的科技战略布局带来影响。
全球经济周期性波动给IT行业未来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在企业数字化过程中出现了两极分化,一些企业按下数字化暂停键并推迟对其的投资,另一些企业则坚定地投资数字化并使用数字工具来应对宏观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政府、金融和医疗等核心行业数据项目被推迟甚至取消,行业增长放缓。交通运输和专业服务业有增长亮点。
如今,半导体行业处于技术创新的前沿,彻底改变了人工智能(AI)、5G通信和高性能计算(HPC)等各种应用。随着我们进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对更强大、更紧凑、更高效的电子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
进入2022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速度放缓,并在9月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这一负增长的趋势至今仍未得到扭转。
据统计,目前以色列大概有近200家芯片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不过却贯穿了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且拥有各个类型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AI芯片、传感器、IoT芯片等。同时,苹果、高通、微软、Meta、英伟达和索尼等科技巨头都在以色列有研发中心。
欧盟《芯片法案》近日正式生效,标志着继美国后,欧盟也以“举盟之力”加入半导体芯片产业的“抢滩登陆战”中。业内人士提醒,美欧接连发布的《芯片法案》政策会干扰半导体行业的供给结构,恐将导致芯片产业难以匹配市场实际需求,在供应过剩或短缺之间尴尬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