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认为,在未来四年里,影响云采纳(云计算采用)趋势的关键因素包括:对云服务的不满、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多云策略、可持续性、数字主权以及行业解决方案。
MCP之前,大模型及各种工具散落各地,规范不同、互不相通。MCP之后,大模型的工具互联互通,生态将空前繁荣。
DeepSeek爆红之后,迅速迎来各行各业的“接入潮”。其AI助手在140个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商店下载量登顶。随着越来越多大模型和小模型的接入,行业内也由此引发了不少争论,其中关于技术替代性和生态主导权的讨论比较激烈。
科技媒体 bleepingcomputer 昨日(4 月 22 日)发布博文,介绍了“Cookie-Bite”概念验证攻击方式,配合 Chrome 浏览器扩展,可绕过多重身份验证(MFA)保护,持续访问 Microsoft 365、Outlook 和 Teams 等微软云服务。
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依赖 SaaS 应用来开展业务,保障这些应用的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如果缺乏有力的防护措施,敏感数据、用户访问权限以及云基础设施都可能面临被攻击的风险。SaaS 安全不能仅靠单一手段解决,而是需要多种方法来应对身份、数据和应用程序方面的网络安全威胁。
阿里巴巴可能看清楚了,自我迭代,不仅是靠用户价值和创业精神的回归,更需要的,是一场生产力革命。
据《信息报》报道,苹果正与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联手进行AI方面的合作,中国区iPhone的AI功能或由阿里巴巴提供技术支持。
2025年2月10日,中国联通5G-A行动计划发布会在哈尔滨举办。会上,中国联通正式发布“5G-A行动计划”,宣布2025年,中国联通计划在39个重点城市主城区全面启动5G-A业务,其他300余城市重点场景启动5G-A业务。
本次专项行动明确了具体目标,即推动各地加强出海服务的系统化供给,实现服务机构与有出海意向的中小企业精准对接,提供专业化服务,提升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信息渠道畅通度及风险防控水平,促进其国际化发展。
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ChatGPT的爆火,在加速计算和生成式AI的带动下,算力需求陡增。直到如今,生成式AI依然处于科技界的“顶流”位置,全球高科技公司纷纷涌入AI领域开展“军备竞赛”。
就像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是工业时代的“三大件”。生成式AI、数据、云服务正在成为智能时代的“新三大件”。加之全球人工智能新基建加速建设,成为了人类社会数字化迁徙的助推剂,让新三大件之间的耦合越来越紧密。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跨越的分水岭已经出现。
对于云厂商而言,“现金+云额度”的组合方式参与投资,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一方面推高了标的的价值,又增加了一位云大客户,做厚收入。另一方面,无论AI公司兴亡与否,云厂商都能从云额度中回收一部分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