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谷歌 Quantum AI发布的一项研究(论文链接在文末)引发安全业界广泛关注:只需一百万个“嘈杂”量子比特(noisy qubits),即可在一周内破解RSA-2048加密算法,所需资源相比2019年谷歌自身估算减少了20倍,远快于此前普遍预测的技术时间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应用在文字处理、数据分析、个性化服务等领域展现了卓越的能力,前所未有地融入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享受技术红利之时,也应警惕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特别是其存在的泄密风险隐患,妥善保护好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
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作为新一代数字信息基础设施,6G将成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助力实现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的跨越。6G网络空间的安全既是6G自身发展与价值充分体现的重要前提,更是未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孪生市场正在增长,并有可能加速气候行动。正在实施数字孪生技术的IT领导者应使用这些提示来取得成功。
AI系统有时会生成错误甚至误导性的输出,这种现象被称为“幻觉”。从细微的数据偏差到明显的误导性信息,这些问题都可能对企业决策产生实质影响。
本文概述了物联网设备安全面临的不断升级的网络攻击风险,讨论了因设备普及和互联带来的漏洞、AI驱动的恶意软件威胁以及供应链风险,并提出了通过风险管理、标准制定和先进防护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的重要性。
《工作要点》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全面推进IPv6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为主线,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完善技术产业生态,有力支撑网络强国建设。
网络安全公司 Rapid7 的高级威胁分析总监克里斯蒂安・比克(Chrstiaan Beek)开发了一种概念验证代码,展示了一种能够攻击 CPU 的勒索软件,并警告称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攻击可能会绕过传统的勒索软件检测手段。
在美国的NVD漏洞数据库因预算削减和漏洞披露机制混乱而备受质疑之际,欧洲趁势推出了自己的“欧洲漏洞数据库”(EUVD)。这不仅填补了全球漏洞管理生态中日益扩大的空白,也释放出欧盟在网络安全主权上的强烈信号。
生成式AI正把网络安全的战线推向语义与意图层:一句“忽略所有规则”即可让模型泄密、造假、越权;而传统WAF只看HTTP却听不懂人话,形同“聋哑守卫”。
标准给出了一种无需请求证书撤销列表(CRL)即能查询数字证书状态的机制,即在线证书状态协议,包括在线证书状态协议的协议内容、语法规范,适用于公钥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基于在线证书状态协议的安全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