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历经20年的蓬勃发展,产业形态不断演化升级,总体进入成熟阶段,超大型数据中心成为行业布局的重点。数据显示,在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约1900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0%。
强化绿色安全发展,到2025年,我市新建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降低到1.25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启动“老旧小散”数据中心升级改造。强化网络、数据、算力设施安全管理和能力建设,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AI应用不仅增加了数据量,进而推动了数据中心需求,也要求数据中心设施必须升级以满足其工作负载需求。这不仅涉及到设备更新,还包括更高效的液冷技术等。然而,数据中心改造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不小,大多数数据中心可能需要全新建设。
据了解,在宣布投资之前,挪威的数据中心已经开启第一阶段运营。该中心三座独立建筑中的第一座已经在本周交付使用,目前正在安装、测试服务器,目标是明年夏天之前开始用户数据的迁移工作。该中心的另外两座建筑预计明年下半年交付使用,计划于2024年底开始数据迁移。建成之后,这将是欧洲最大的数据中心。
传统数据中心代表了一个过去的时代,那时云基础设施要么还处于起步阶段,要么根本不存在。在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大多数组织选择内部数据中心来满足其运营需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遗留数据中心已经成为组织面临的巨大挑战,对日常运营产生了显著影响。
高能效一直是数据中心发展过程中广受关注的问题,该国家标准将在绿色技术应用和运维制度管理等方面提出促进数据中心能效水平提升的具体要求;服务能力是数据中心对外服务的综合体现,通过对服务能力的客观评价,有利于数据中心的自我改进提升,也有利于客户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中心。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有望触底反弹,不过目前半导体行业还在周期低谷反复切磨,晶圆代工领域相关指标仍然疲软,回温还需等待。但好消息是,存储器市场迎来了价格全面上涨,AI、数据中心及汽车等终端市场需求较为强劲,产业未来前景仍旧值得期待。
冷板式通常采用冷却液体流经金属制冷板对CPU、内存和磁盘等高功耗的部件进行接触式降温,目前技术方案相对成熟,对原有基础设施改造成本和难度相对较小,新建投入相对较低,散热均匀,可靠性强,维护相对方便,冷却液用量较少,对品质要求相对较低。
智算中心的选址和布局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和评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权衡,寻找最优的方案和策略。
随着开发和训练高级AI模型所需的GPU数量快速增长,AI公司盈利的关键在于稳定地获得GPU。这解释了为什么全球科技巨头一直在争相开发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优化的精简芯片,例如用于训练和运行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的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芯片。
随着该行业接近2024年,它面临着对人工智能能力的强烈需求,同时还需要努力降低能耗、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Vertiv两年前预测的人工智能的广泛采用带来了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这在Vertiv对2024年数据中心趋势的预测中显而易见。
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新事物,但人工智能并非如此。包括Michelin和Albemarle在内的许多公司最早使用的人工智能案例之一是预测性维护,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根据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训练算法。一旦训练完成,模型就会寻找导致故障的指标,并向人类操作员发出警报,从而防止生产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