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以制造业为突破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40万家,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怎么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结合是一大难题。
5G要想从一个原本服务于大众消费者的、在垂直行业中处于辅助地位的网络,发展成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各种智慧应用中主要的网络技术,就需要做克服这些困难,补齐短板。
过去几年,工业互联网的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存储与查询问题影响数据质量,但由于传感器设备本身的精度与环境的干扰问题,数据丢包时有发生;数据集成也面临困难,离散制造业要考虑动态变化,流程制造业要考虑不同工序中的时序变化,数据呈现很大的异质性,传统数据管理已经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工业互联网发展已进入[千层饼]模式,从前沿创新到应用创新,从技术创新到合规法律环境治理创新,都需要进行贯通式的融合。
工业互联网数据是工业领域各类资源的核心载体,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总量呈爆发式增长,但是各地区各行业的数据资源间仍存在孤立、分散、封闭等问题,数据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5月5日,工信部发布《2022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公示》,2022年共新增14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行业骨干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循环再利用纤维及生物质纤维应用占比达到15%,非织造布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对行业提质增效作用明显,行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因为“大而不强”,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赛道上常被定义为“追赶者”的角色,但如今,工业互联网似乎让比赛的格局发生了剧变,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换道超车”的机遇。
“工业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产业成为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依靠现代通信、云计算及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真正实现工业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助推工业企业“上云”步伐。
中小企业是整个经济发展一个重要内容、重要部分,特别是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应该说,服务是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工信部一直将健全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的效能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体系既包括融合形成的两类全新产业子领域,即工业自动化、工业网络向边缘计算延拓形成的边缘计算子领域,汇聚工业数据、机理模型和创新应用形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软件子领域。也包括工业软件、工业自动化、工业网络、工业装备、工业安全等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部分。
为贯彻落实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加快“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任务安排,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发布2022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