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构建“5G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系统、监测及预警系统,利用“遥感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导航、物联网、传感器”建设农业农村“天基、空基、地基”监测“一张网”,全方面服务区域农业决策管理,有力提升农产品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实现基地管理科学化、智能化,带动区域农业区域升级转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慧农人”。

通过构建自主可控的空天地一体化大数据生态系统,为农业大数据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科技化支撑。根据区域农业的情况及需求,建设“全天候、全天时、全要素、全尺度”的“农情遥感监测与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建设以“全天候管控、实时农情、减灾防灾、降低劳动力成本、扩大规模生产、增加产业链价值、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前提;以实现“农业产业资源管理、农情监测、决策指挥、指导农产品生产、市场预警分析、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减灾防灾”为目标。

一、建设的意义

1、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提高产业化水平

聚焦地方政府对农情遥感平台的应用,一、推进天空地一体化数字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用遥感卫星建立“区域农业天眼系统”,助力补齐“三农”短板,促进区域数字化转型;二、促进提升农情监测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动农产品数字生产、减灾防灾、资源调查,引领农业产业数字化和基地数字产业化。三、辅助农业管理部门工作决策,为产业链相关企业、社会大众提供相关的数据服务,逐步实现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在线化,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数字化发展道路。

2、助力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构建“5G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系统、监测及预警系统,利用“遥感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导航、物联网、传感器”建设农业农村“天基、空基、地基”监测“一张网”,全方面服务区域农业决策管理,有力提升农产品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实现基地管理科学化、智能化,带动区域农业区域升级转型。

3、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竞争力。

构建涉农数据分析能力,运用数据挖掘和分析、知识发现等技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物联网、行业专家库、舆情数据,建立了精确到种植地块级别的“天空地”一体化遥感反演平台,针对区域各产业基地种植过程管理全程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建立基于GIS的数字农业生产服务系统。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情监测、减灾防灾、农业生产管理等,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精准决策服务。

二、总体目标

以区域优势特色农作物、粮食、饲草生产基地为监测重点,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画像等技术,实现数据的大集中与数据互通与挖掘,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情监测、减灾防灾、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保险等,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产业链精准决策服务,整合区域农业区域生产基地的土壤、耕地、作物、农资、金融等全方位信息,利用大数据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数据为基础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转变生产方式。

三、建设内容

1、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建设。利用“遥感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导航、智能传感器”为区域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系统、监测及预警系统,摸清家底、监督变化,建立精确到地块级别的“天空地”一体化综合平台,全天候动态监测“生产基地规模、地理空间、水土资源条件、粮食生产潜力、灾害监测、地力等级、农田土壤质量、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等,有效提高现代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

2、生产基地监测与统计。对生产基地的品种、种植面积、产量等做出统计,对耕地类型、耕地等级、耕地流转、土壤肥力、土壤墒情、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趋、种植品种、土壤类型、土壤成分含量分析入库。将基地的精准面积、功能分区、基础生产资料等数据进行入库管理,基于电子地图进行直观展示与决策分析,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精准管理,以便让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对产业进行评价与监管。

3、防灾减灾与风险预警。建立“实时风险图谱”和防控体系,针对“洪涝、干旱、病虫害、冷冻灾、冰雹灾、沙尘暴”等灾害,提供卫星遥感监测预警。开展农业生产、动植物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风险监测预警,有效防范和化解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对目标区域内由于气象等因子造成的农作物损失进行监测,分析灾害发生区域的面积,严重等级等信息,为政府部门、农业保险公司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

4、农情监测与生产指导。通过遥感卫星数据以及地面物联网,对区域农业土壤湿度数据进行分析,对农作物的需水和干旱情况进行不间断地的监测。通过土壤含水量、干旱指数等多个数据指标,获得需水情况的综合评估。通过地块级需水灌溉量精准的计算,为后续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等设备的精准运行提供数据依据。

5、高标准农业基地监管。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资金投入、建设进度等实现数字化展现与精准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基于卫星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对产业基地生长过程进行高频度监测,对不同时期粮食的长势状况和环境因素,以及其对产量丰欠的指示意义进行动态评估,形成监测区域的长势分布图、生长过程曲线、监测区域作物生长风险评估等信息产品。利用数字化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土地长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保障粮食生产能力。

6、适宜区规划与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总体规划,围绕合作地方政府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目标,以绿色发展、优质高效为导向,结合基地所在区域主要养殖、农作物品种布局在生产中实际应用,结合生态条件、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等因素,实现适宜区规划与布局可视化呈现。

7、“两区划定”基地监管。对区域农业基地养殖、农作物的面积进行遥感测量,统计各类作物的种植总面积、各基地种植面积、各乡镇种植面积、各村种植面积。生成作物分布专题图,将作物的分布与种植面积可视化展示。监测结果呈现生产基地并可视化展示,并出具遥感测量报告。

8、为金融保险提供数据支持。解决上报统计信息不准确:摸清标的种类、耕地位置、农作物面积、作物类型、长势、产量、风险、市场价值。打通“种植、销售、保险、期货、确权、流转”六大环节,实现交叉验证。卫星数据每周更新,气象数据实时更新,随时输出灾害等预警信息。为金融“贷前、贷中、贷后”、农业保险“验标、定损”提供服务。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