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间,我国许多教育科技企业与高校共建共创,已经交出亮眼的成绩。据“红网”,依托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数字教育快速发展,我国数字教育指数排名三年内已跃升至全球第9位,展现出“AI+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活力。
2025年5月1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使用指南》),以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
最终,胜负可能取决于谁能更快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心智——当AI真正成为“千人千面”的学习伙伴时,无论是题库思维还是搜索思维,都将在教育的进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这种演变之下,在线教育可能会脱离原来拉新卖课的逻辑,由此转变为价值服务提供商。当解决问题成为了主要思路时,老师和学生的付费意愿自然也会提高。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教育数字化为重要突破口,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面支撑教育强国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在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赋能下,未来的大学将超越传统物理空间,发展为一个无边界、智能互联的知识生态系统。
在 AI 生成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令人信服的时代,教师的同理心、伦理判断和激发好奇心的能力成为我们最宝贵的教育资源。那些在实践中展示混合智能道路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使他们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
会议强调,部属高校要锚定教育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目标,扎实推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AI自习室成为近两年火热的教育赛道之一。“双减”政策出台后,教培公司不得不转型做教育硬件产品。各种品牌的学习机争相涌现,卷科技、卷AI、卷功能,甚至延伸出线下AI自习室业务。
近年来,随着AI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都在思考AI时代的教育应该进行怎样的变革,以培养适应AI时代的人才。
在这场生成式AI的汹涌浪潮中,Z世代青少年正在用指尖投下关键一票,将AI悄然嵌入书包,变成他们随时随地的“数字家教”。虽然研究对象聚焦美国青少年,但其揭示的趋势对国内教育转型同样具有镜鉴价值。
作为致力于推动产教融合的践行者,华龙讯达携国产大型PLC及解决方案、华龙工业操作系统HualongOS、华龙具身智能生产线精彩亮相,全面展示了在助力产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