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国内产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及启示

潘彪 黄征学
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数字化新模式接连涌现,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活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数字经济对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渗透率分别超过40%、20%和9%。

1.png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发展观察”,作者/潘彪、黄征学。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源泉。党中央、国务院已对数字经济发展作出系列部署,顶层设计渐趋完备,政策优势不断凸显。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强省着力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总结推广数字经济强省经验,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对加快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特点

从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以来,国家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赋能呈现新亮点。

(一)产业数字化吹响“冲锋号”

产业数字化规模稳步提升。新冠疫情以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显示,2021年数字经济总规模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其中,数字产业化规模8.4万亿元(占数字经济的18.5%),产业数字化规模37.2万亿元(占数字经济的81.8%)。从增速看,2021年产业数字化同比名义增长17.2%,占GDP的比重32.5%,比2020年的增速和占比分别提高7.1和1.3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最活跃。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数字化新模式接连涌现,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活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数字经济对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渗透率分别超过40%、20%和9%。

(二)工业互联网按下“快捷键”

工业互联网应用广度不断拓展。工信部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逐步形成个性化定制、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融合应用模式。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接入设备总量超过76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已在原材料、消费品、装备等31个工业重点门类广泛推广,覆盖41个国民经济大类。

工业互联网应用程度逐步加深。其已从设备管理、生产过程管控逐步延伸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与工艺优化、产业链和供应链管理等全链条、全要素、全方位、各环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5.3%,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74.7%。

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逐渐提高。2021年12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数142.5万个,其中,2021年新增65.4万个。工业互联网和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合创新更加活跃,“5G+工业互联网”应用全球领先。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全国开展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38.8%和29.6%。

(三)中小企业数字化跑出“加速度”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受到政府部门更多关注。中小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和重点,工信部门多措并举推动数字化转型,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2022年,工信部围绕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积极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主动支持数字化赋能平台发展,鼓励各类主体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到2022年底,组织10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超过1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推动中小企业业务“上云”。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开始涌现。如,河南发布首批15家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创建单位,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组织;广东出台支持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政策,已累计推进2.2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山东济南在全国率先出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市财政每年资助2000万元激励企业“上云”。

(四)产业数字化治理驶入“快车道”

数字经济地方法规条例加速出台。近几年来,各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规范发展,纷纷开展相关立法安排,出台地方性法规条例。2021年3月1日,国内首部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正式实施。2021年9月1日,《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正式施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后,地方法规条例制定开始加速。2022年3月1日,《河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颁布实施。2022年8月1日,《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开始施行。2023年1月,《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施行。

数字经济立法内容存在地域差异。如,浙江聚焦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两大支撑和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三大重点;广东彰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核心,突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强调做好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技术创新;河南关注数字经济安全保障,重视保护数据、网络、设施等方面的安全;北京注重培育壮大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

各地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经验

各地围绕解决数字化转型能力不足“不会转”、资金不够“不能转”、预期不稳“不敢转”等问题,从企业、产业、园区和集群、支撑服务体系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一)降成本,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采取补贴、奖励、低息贷款等方式支持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是制约企业转型的最大难题。部分省市采用多种方式对企业予以支持。如,江苏将数字化转型列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北京对“专精特新”制造业企业购买数字化赋能服务或产品按合同额2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给予奖励。

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推动中小企业低成本上云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有效途径,各地积极开展探索。如,贵州创新使用“云使用券”支持工业企业上云用云,对购买基础设施类“云服务”的企业提供不超过40%的费用补贴;浙江创新开展“云量贷”服务试点,探索根据云服务使用量、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改造的投入,对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

(二)探模式,明确重点产业差异化转型路径

推动生产过程智慧化和产销对接高效化,加速农业数字化转型。防范农业生产周期性、分散性等造成的风险,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增强产前、产中环节的掌控能力,提高产后环节产销信息匹配水平,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机衔接,这是智慧农业发展的重点。浙江推出畜牧产业大脑、浙农优品、网上农博等重大应用和特色产业行业应用。贵州构建“天空地人”一体的农业大数据,结合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农产品产地大数据平台,发布农产品价格指数。

采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助推制造业数字化发展。鉴于制造业产业门类众多、生产环节高度分工,推动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协同转型是制造业数字赋能的核心。浙江提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转型模式,面向优势细分行业建设上线50个以上行业产业大脑,支持龙头企业依托“未来工厂”参与产业大脑建设,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重庆采取“一链一网一平台”模式,构建产业生态资源“一条链”、数据协同“一张网”、应用服务“一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科技链水平提升。

利用数字技术优化服务模式和提升服务体验,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优化服务和管理体系,提高服务品质和效益,是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如,广东聚焦与人民生产生活紧密关联的八大服务领域,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山东建设“数智一体化”智慧文旅服务平台,有效提高酒店业服务效率;江苏运用“大数据+征信”推行普惠金融“一网通”,显著提高金融信贷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

(三)促集聚,推动产业园区和集群整体转型

建设高标准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搭建数字化转型平台。2022年3月,全国以“数字经济”命名的产业园区累计超过200家,各地主要通过补贴、奖励等方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如,山东对聚集水平、辐射带动能力等表现良好的示范型和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分别给予不超过200万元、150万元资金奖补;福建对省级示范型数字经济园区给予500万元补助。

依托实体或虚拟产业集群加速整体数字化转型。如,湖北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产业“数据中台”,以信息流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培育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集群;深圳宝安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依托富士康、腾讯等龙头企业以及5万多家工业企业,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推动基地内工业300强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比提升13%,新产品上市周期缩短17%。

(四)优环境,培育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体系

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企业,提供“集成式”解决方案。面对重点行业和企业转型需求,各地主抓培育和引进数字化转型服务企业,面向不同行业、规模、类型企业提供系统性集成解决方案。如,广东首创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模式,已累计引入510余家优秀工业互联网平台商、服务商;江苏遴选建立“智改数转”生态资源池,计划到2024年底累计培育省级领军服务商100家;浙江实施智能制造生态伙伴计划,拟到2027年培育300家以上优质数字化服务商。

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开展“一站式”转型服务。依托产业集群、园区、示范基地等建立公共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集聚各类资源,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高效便捷的聚合式服务。如,福建依托企业、产业联盟等建立开放型、专业化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集中提供供需撮合、转型咨询、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开发等市场化服务;四川专门出台文件支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对考核优秀的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给予总投资额20%、不超过1000万元的资金补助。

加快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今后一段时期,加快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应坚持提速度、拓广度、争高度、升温度“四度”并举,聚焦企业、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和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共同发力,积极推广数字经济强省产业数字化转型经验,打造示范标杆,充分释放各行业数字赋能作用,构筑全球竞争新优势。

(一)提速度,分类推进大中小企业数字转型

强化骨干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引领示范作用。对标国际领先水平,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集成应用创新。制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补贴和税收抵扣规则,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优先支持。细化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一企一战略”和“一把手”负责制,推广上海经验,探索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允许将符合条件的数字化转型投入视同利润,激励国有企业打造数字化转型样板。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建设企业专网和服务平台,打造“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支持中小微企业“入网上云”。聚焦“不会转”问题,举办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义诊”活动,开通“云服务”热线,为企业量身定制转型解决方案。聚焦“不能转”问题,推广直接奖补、贷款贴息、云量贷、数据券、云服务券等支持举措;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计划,探索“政产研服”协作服务模式,建立健全“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中小微企业”联动机制;鼓励各地放大数字经济发展基金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带动更多优质服务资源直达企业。聚焦“不敢转”问题,优化数字转型和上云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探索先用后付、按收益分成的“合约式”模式。

(二)拓广度,创新强化一二三产业数字赋能

纵深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各省市结合制造业领域“十四五”专项规划以及相关行动方案等,聚焦辖区内特色优势产业,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广浙江经验,积极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转型模式,塑造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加快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建设,推广传感器、工业软件、网络通信系统、新型人机交互等应用,对符合条件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全球“灯塔工厂”予以奖励,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

全面提升数字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生活性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城市率先建设成为数字生活新服务标杆城市。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等建设,打造一批智慧商圈,繁荣共享出行、餐饮外卖、网络团购、体验经济等新商业。借助VR/AR技术优势,建设一批数字孪生景区,创建网上“云游”博物馆、美术馆、文创园区等,举办云会议、云展览、云走秀、云体验等系列活动,打造沉浸式全景在线产品。加快推进数字金融试点示范,有序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鼓励各地积极引进国内外数字文创头部企业,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壮大数字视听、电竞动漫等产业,打造数字文化大IP。

创新推动智慧农业向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覆盖。推动智慧农业向生产前端延伸,搭建种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动育种制种数字化。将数字技术深度嵌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提高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鼓励各地依托智慧农业数字平台,建设农业产业大脑,创建农业知识图谱,培育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典范。推动涉农电商平台整合,鼓励发展农产品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拓宽优质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争高度,积极培育高能级数字园区平台

高标准创建数字经济产业园。鼓励各地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园,完善园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借助国家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强化智慧网络建设和示范应用,建设园区“数据大脑”,鼓励有条件的省市对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园区、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给予一定补助或低息贷款。用好中央专项债券,引导园区建设项目申报新型工业化基金。搭建园区数字化改造平台,推动老厂房、老仓库、标准厂房和商务楼宇等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广浙江经验,探索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纳入“标准地”基本指标,强化数字经济园区空间要素保障。

培育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拓展虚拟平台、虚拟生态工业园等园区建设模式,借鉴浙江乌镇经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联合龙头企业建设“虚拟产业园”。推动园区企业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提升园区吸引力和用户黏性。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虚拟产业集群,聚焦关键技术、生产工艺和成果产业化等重点环节开展协同创新,发展子母工厂、协同制造、共享制造、众包众创、集采集销等新业态,实现产业资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

(四)升温度,优化提升软硬件转型支撑环境

创建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转型服务商集群。依托产业集群、园区、示范基地等重点区域,建立公共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依托企业、产业联盟等建立开放型、专业化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广广东、江苏、江西经验,加快建设数字化服务资源池,支持装备制造企业、信息技术企业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借助城市对口合作、园区合作共建、飞地园区建设等加强对外合作,引进和培育一批优质服务提供商,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目录。

建立健全数字经济相关法规、标准和考核体系。加快制定全国层面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各地出台本区域的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明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产业化、数据安全等领域职责。围绕产业数字化重点领域,加快研制和实施数字经济先进标准,提升以标准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加强产业数字化相关领域监测统计,定期发布分析报告。建立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激励指导各地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重点和布局调整。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3年第4期

图片来源:中新社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