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数据局关于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战略部署,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承办,信息化观察网、国润互联信息技术研究院协办的 “2025 可信数据空间推进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日-21日在北京举行。
新兴领域很多问题在技术的加持下越来越交叉、聚焦,更加强调精准治理与协同治理,往往牵扯多个调整对象和不同法律部门,单一的部门法有时难以应对。
近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印发《数字广东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统筹推进数字广东建设,以整体、系统、协同的数字化建设赋能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包含6大模块17部分共50项要点任务。
未来产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需要培育适宜的创新土壤。前瞻性体现在未来产业是由重大前沿科技创新驱动,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领跑方向”。
截至目前,中国数据领域相关企业超过19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按照2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测算,2030年中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7.5万亿元。
随着数字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新型消费业态迅速发展,以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设备、即时零售、在线教育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产品、服务及多元化场景持续涌现,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全方位扩大内需提供支撑。
本次试点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决策部署,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模式创新等举措,助力中小企业突破“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转型瓶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支撑。
4月28日-5月4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来自数字行业的龙头企业齐聚福州,展示硬核科技和创新成果,生动呈现数字经济赋能千行百业的新实践。
进一步健全数字人才培育体系,拓展数字经济增长空间,构建普惠包容数字社会,打造智慧便捷数字生活,营造安全有序数字环境,完善协同联动工作格局,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助力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成为激发乡村经济活力、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抓手。在数字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字化不仅是破解农文旅发展瓶颈的关键之举,更是实现乡村生态价值转化、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实践。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明显,顶尖人才占全国总量43%,拥有14家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新型研发机构。北京市紧抓机遇,立足首都定位,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3月31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详细介绍了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及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成果,并宣布下一步将聚焦创新驱动、产业协同与国际合作,加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