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ChatGPT制造的焦虑?

中国计算机报
黄哲
ChatGPT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它不但能回答千奇百怪的问题,还能按要求写论文、写小说、写代码、写歌、做表格,甚至还会质疑不正确的假设和不合理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给出的答案看上去有模有样,相比人工,确实节省了太多时间。

本文来自中国计算机报,作者黄哲。

比不知道感恩节的火鸡更悲惨的是什么?可能是一只自以为是火鸡的家鹅,它一定会因为感恩节临近而焦虑万分。

2022年11月,OpenAI研发的对话式AI机器人ChatGPT正式上线。此时,国内小部分网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产品的注册及使用方法。这波关注并未持续太长时间,至12月中旬,相关讨论便逐渐平息,更多民众对“ChatGPT”这个新词汇几乎没有感知。

热度在春节假期之后突然蹿升。一夜之间,国内民众对ChatGPT的兴趣骤起,讨论方向愈加发散,“焦虑”逐渐成为与ChatGPT共同出现频次最高的词,不但普通民众焦虑,国内外科技巨头似乎更加焦虑。类似的AI产品早已有之,人们都见怪不怪,为何单单ChatGPT能制造焦虑?

ChatGPT制造了哪些焦虑?

1.颠覆传统认知

人们接触“人工智能”已经很多年,无论是能实现语音交互的软硬件产品,还是千人千面的购物和视频类App,智能产品越来越多,但它们似乎一直没有进步,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让所谓“人工智能”闹出各种笑话,基于算法推荐的商品页面和短视频内容经常让人哭笑不得。固有印象中,人脑优势依旧明显,“人工智能”不过如此。

ChatGPT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它不但能回答千奇百怪的问题,还能按要求写论文、写小说、写代码、写歌、做表格,甚至还会质疑不正确的假设和不合理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给出的答案看上去有模有样,相比人工,确实节省了太多时间。人们日常工作内容一定程度上都能被ChatGPT代替,“未来一定会失业”的焦虑开始在部分人心中根植。

2.改变竞争格局

相比于普通民众的“碎碎念”式焦虑,国内外科技巨头却是实实在在感受到来自ChatGPT的压力,首当其冲的当属搜索引擎界的大佬们。国外,谷歌冒着“自杀”的风险也要在第一时间召开发布会,仓促介绍自家远未成熟的聊天机器人Bard;国内,百度的“文心一言”预计将率先成为国内能够面向公众开放的类ChatGPT产品。

讨论ChatGPT是否会取代现有搜索引擎为时尚早,但由于同样遵循从“键入需求”到“结果满足”的逻辑,ChatGPT已经显现出对谷歌百度们广告业务的威胁。相比之下,聊天机器人一问一答就可输出结果,而搜索引擎需要在千万词条和广告中浏览选择。ChatGPT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用户点击带有广告的谷歌链接。

3.打乱研发节奏

资本市场需要新爆点,ChatGPT的出现恰逢其时。国内相关企业又一次陷入“不得不迅速跟进”的被动局面,似乎第一时间不给予响应就将失去一切。于是一夜之间,“国产ChatGPT”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抛开一眼就能看出是在蹭热度的企业不谈,试想如果不是ChatGPT火爆全网,你能相信国内科技大厂们此前真的一直深耕ChatGPT技术却又如达成默契般的集体密而不发么?更致命的是,因为是带有极强娱乐色彩的传播扩散,公众对ChatGPT的容错率极高,大厂一旦选择仓促跟进发布产品,其AI机器人工具表现失常,企业公信力必将受到严重损害。

ChatGPT是门卡脖子技术,它的真正威力也许不是取代搜索引擎,而是基于人工智能能力进行的自我创造。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互联网平台、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内容生产模式,会从PGC(专家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过渡到AIGC(AI生产内容)。从这个角度出发,国内科技大厂躬身入局是一项必须做出的决断,但不应过多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方为上策。

如何摆脱ChatGPT制造的焦虑?

人在焦虑状态下,既容易多想也习惯把事情往坏处想。想得太多的人容易让悲观主义占据思维主导,一个人如果总把自己想象成那只等待感恩节的火鸡,一切都将很可疑。换言之,ChatGPT虽然为人类制造出很多焦虑,但想要破解掉也绝非难事。

ChatGPT确实比我们之前见过的“人工智能”更聪明,但它自身的短板依然很多。第一,ChatGPT提供的内容无法保证正确性和专业性。ChatGPT会一本正经地编造内容,很容易误导真心提问者;即便已经给出正确答案,只要提问者故意质疑下去,它就会不断修改答案。第二,ChatGPT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ChatGPT仅可实现对互联网数据库中现有内容的消化,没有自己独立思考以及提供新观点新想法的能力。第三,ChatGPT让抄袭和侵权变得更容易。它提供的内容与资料的原创来源并不清晰,很可能直接复制摘录某个作者的文章内容,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所说:“ChatGPT是一个高科技剽窃系统,从海量数据中发现规律,并依照规则将数据串连在一起,形成像人写的文章和内容。”第四,ChatGPT存在数学计算缺陷。它有很强的资料整合能力,但缺乏数学计算以及逻辑推理、引申能力。

这些短板短时间内很难通过数据喂养或优化解决。因此,虽然不能低估ChatGPT,但过于高估和神化它同样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客观而言,ChatGPT是一个真正基于人工智能的高质量信息搜索与整合加工工具,确实对传统搜索引擎发起了挑战,但事实上,高质量的传统搜索引擎的作用依然不能被替代。

至于说ChatGPT会淘汰哪些低效企业和从业人员,关键取决于从业者本身。不妨现在就将它看成你身边的同事,这位同事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却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无法将知识储备转化成专业认知与独立想法。而你通过不断思考,可以将专业认知上升至新层面,继而形成你自已的想法,产生属于你个人的创造力和创新力,那么最终被淘汰的一定是你的同事。所以一定程度上,ChatGPT反而是提升职场竞争力的一大动力。

国内科技大厂们要做的则是不要重蹈覆辙。就在一年前,相似场景曾经上演:百度推出元宇宙社区希壤;阿里成立XR实验室,并申请注册“阿里元宇宙”“淘宝元宇宙”等商标;京东尝试在直播中全程采用虚拟IP主播“VIVI子涵”;网易建立瑶台沉浸式活动系统、AI虚拟人主播、星球区块链等元宇宙概念产品。字节跳动、小米、华为也都有所部署……

好景不长,不过半年时间,元宇宙概念遇冷回落。腾讯裁撤XR部门、字节跳动关闭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微软则裁撤部分虚拟现实项目、关闭旗下VR社交平台AltspaceVR,近日又曝出成立仅四个月的工业元宇宙团队宣告解散,该团队约100名员工已全部被解雇的重磅消息;全面押注元宇宙市场的Meta,现实实验室事业部2022财年第四季度运营亏损高达42.8亿美元,该事业部第一、第二、第三季度亏损分别为29.6亿、28亿、36.7亿美元,加上第四季度的亏损,财年亏损已经高达137.1亿美元。目前,国内外大量元宇宙项目几乎都被延缓、关停或是降低权重。

但ChatGPT终归还是与元宇宙不同。后者太过空泛和理想化,即便强如Meta,都始终没能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也没能规划好整条发展路径;ChatGPT则是人工智能技术多年迭代进化下的阶段性产物,且未来仍将持续迭代进化下去。现阶段,ChatGPT制造出的焦虑只是表象,随着ChatGPT背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化,各行各业都将受到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在人机交互热火朝天的讨论中,重点其实不在于取代与否的焦虑,而在于人类如何更新自己的观念,找到通往未来的路径。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