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丨自研芯片成为国产家电品牌高端局的入场券

方文三
家电行业早就进入了存量之争,在芯片技术被国外卡脖子以及家电智能化升级的背景下,企业们要生存或增量就需要造芯来增强竞争力,多元化营收。

360截图16280721588958.png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芯天下”,作者/方文三。

存量下的家电品牌需要新的竞争力

家电行业早就进入了存量之争,在芯片技术被国外卡脖子以及家电智能化升级的背景下,企业们要生存或增量就需要造芯来增强竞争力,多元化营收。

国产家电市场全品类零售规模同比增长率从2011年开始平均就已经跌破百分之十,到了2020年,中国家电零售市场规模已同比下降11.3%。

同时随着家电新势力包括华为、小米等品牌的不断冲击,传统家电企业品牌再受到挤压。

整个行业下行压力逐渐增大,同时还面临新、老势力的竞争压力,因此家电企业们必须加速多元化的发展,来分担营收上的压力。

360截图16280721588958.png

自研芯片成为高端局的入场券

在家电领域常见的芯片包括MCU主控芯片、电源管理芯片、连接芯片、驱动芯片和图像处理芯片等。

白色家电品牌主要是布局研发MCU、IPM控制芯片。

它们能被应用于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生活家电中,充当机器的控制大脑执行各种程序和功能操控。

而电视品牌自然是着重研发影像处理、画质增强之类的处理芯片或驱动芯片,借助算法来提高产品的画质及体验。

未来,家电行业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会更看重品牌的芯片硬实力和算法软实力,两者缺一不可。

缺乏自己的芯片,即便软实力再强估计也很难在高端市场激起太大的浪花,自研芯片成为家电品牌入局高端市场的门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60截图16280721588958.png

MCU芯片成为当前家电行业的造芯重点

美的集团2021年MCU控制芯片产量约1000万颗,主要用于自家家电产品中。格力自研MCU芯片已经量产并投入使用。

随着智能化升级,高档冰箱需要使用5组或以上智能功率模块;

空调、洗衣机、洗碗机等通常需要使用2组或3组智能功率模块,电源管理芯片1颗至8颗,主控MCU从8位升级至32位,通信单元新增WiFi6/蓝牙协议,传感器数量和感知精度也都在增加。

家电产品的功能决定其需要的MCU处理器芯片普遍为中低端,门槛较低,这也是家电企业有能力切入自研MCU的主要原因。

家电厂商自研的MCU芯片,最后大概率应用于自己体系的产品生态中。

随着MCU芯片的装机应用,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化解决方案让冰箱能实现更好的产品性能,其控制计算能力提升2倍至3倍。

2016年,我国三大白电(冰箱、洗衣机、空调)芯片国产化率不到2%,尤其高端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但在近五六年来,家电芯片国产替代呼声高涨,国产化率逐年上升,2021年家电MCU国产化率已经达到17.4%,预计2022年有望达到22%。

360截图16280721588958.png

家电芯片与国内家电企业越来越紧密

2000年,海尔成立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2001年研发出首枚可商品化生产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电视MPEG-II解码芯片[爱国者I号]。

从2004年TCL率先收购法国汤姆逊(现意法半导体ST)彩电业务开始,中国家电企业收购国际家电厂商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

2005年,海信成立青岛海信信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我国第一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HiView]VPE1X,在产业化层面取得了相应的突破和成就。

360截图16280721588958.png

近年来,华为芯片禁令、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以及美国限制出售芯片等措施,让中国家电品牌厂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芯片断供风险。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加码设立家电芯片研发部门或者成立家电芯片公司,加速推动自主芯片研发。

美的成立美仁半导体、格力成立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TCL科技投资成立TCL微芯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等。

2011年,海尔收购日本老牌家电企业三洋,2012年又收购了世界顶级厨房家电企业斐雪派克,2015年创维收购了德国电视制造厂商美玆的TV业务。

360截图16280721588958.png

同年,海信收购了夏普在墨西哥的生产线,2016年,鸿海集团以7000亿日元收购夏普。

紧接着,先是海尔以5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世界顶级家电企业美国通用(GE)电气,之后美的又以33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东芝家电业务80.1%的股份。

2018年,格力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公司,这家公司专门负责设计开发空调等家电主控芯片和功率器件芯片业务。

目前这家公司的芯片产能也已经突破千万,并且除了MCU芯片外,还致力于高端芯片的研究与制造。

360截图16280721588958.png

自研芯片与投入产出的肉搏

过去数十年间日本家电厂商自行研发生产家电芯片,并且因此降低成本、为产品添加独特卖点的案例,让索尼和东芝愿意为Cell投入40亿美元研发费用。

半导体产业的风险在这里显现,而且就算是成功研发了芯片,要是无法找到合适的应用领域,芯片前期研发各阶段的成本难以通过实际应用释放,最终导致入不敷出,整个投资项目失败。

360截图16280721588958.png

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家电节能、智能、互联的需求提升,芯片的功能需求随之变化;

另一方面,家电企业在芯片技术上的专业程度和聚焦程度,很难快速赶上专注已久的芯片厂商。

为此,投入更多资金、加大研发力度,是家电巨头们避不开的功课。

充足资金储备、海量家电销量,都是家电巨头研发芯片的优势。但从近年其研发投入增长情况来看,其投入研发的程度、难度可能仍是杯水车薪。

家电巨头研发投入不断增长,美的、海尔、TCL、格力在2021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均超过40亿元。

其余家电企业的研发投入虽然也有所增长,但体量较小。

360截图16280721588958.png

结尾:

国产化替代并非发展家电芯片的唯一原因,而是让国产家电借助先进芯片全面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拿到智能家居的入场券。

部分资料参考:雷科技:《自研芯片正在帮助国产家电品牌走出国门》,华商韬略:《自研芯片是求生之路吗?》,爱集微:《家电芯片国产替代提速》,电子工程专辑:《家电芯片的国产化替代,还缺什么?》,电子工程世界:《自研芯片20年的传统家电企业,为何一事无成?》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