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谁偷走了我们的数据?

2018-01-12 06:45:05
佚名
大数据
最新资讯
大数据时代,你的个人信息早已不是秘密。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电话诈骗,电话推销的事件,细心的网友这时候就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暴露。面对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泄露形势,我们必须要练好“金钟罩”&ldq...

大数据时代,你的个人信息早已不是秘密。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电话诈骗,电话推销的事件,细心的网友这时候就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暴露。面对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泄露形势,我们必须要练好“金钟罩”“铁布衫”。

“你的一位手机联系人在‘探探’上将你设置为‘暗恋对象’……”近日,海南大学学生许欣为突如其来的“桃花”感到烦恼:“我从没用过‘探探’,为什么软件经常发短信说有人‘暗恋’我呢?”

让许欣心烦的并非这位不知名的“暗恋者”,而是软件通过什么途径获悉了她的号码:“更让我担心的是,软件是否知道我的其他信息,并以别的途径使用它们?”

和许欣有同类烦恼的人不在少数。不少海口市民反映,在生活中,时常接到莫名其妙的推广和营销信息,甚至还有诈骗电话,手机里到处都是“套路”。实际上,在大数据时代,作为网络用户,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分享”自己的信息,手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潜伏的信息安全黑洞。每一次被各种信息精准定位,都让人们惊讶:“谁偷了我的数据?!”

“别说‘探探’了,我的手机一天能接到十多条营销短信,其中有职位推荐、无息借款和各类网店促销等信息,甚至还有澳门博彩节信息。”市民黄亦光在海口一家新媒体公司上班,时常被垃圾短信轰炸,他也曾尝试拦截这些骚扰信息,但收效甚微,“拦截了一个号码,对方能用别的号码继续发,让人不胜其烦。”

不仅是短信,各类营销和骚扰电话也层出不穷。“我最近接到的骚扰电话特别多!不是卖商铺,就是卖房子的。”海口市民邹晓莹透露,自己近期有购房计划,自从去年11月份在看房软件“安居客”留下个人信息后,每天都能接到不少楼盘的推销电话,“这些人上班也打、休息时间也打,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

“您好,这里是福建安溪茶厂,我们有上好的茗茶销售……”“喂,您好,我们这里是贵州联合酒厂”“小王,我是你的领导,你下午到我办公室一趟……”说起自己曾接到的营销和骚扰电话,市民秦创远有些哭笑不得,这些电话没日没夜地打,即使被“拉黑”,也会换个号码打过来,但最让他不解的是:“各类营销短信、电话怎么找上了我?”

B

用户数据被明码标价、打包出售

日前,“手机百度”“百度浏览器”两款手机软件在消费者安装前,因在未告知其所获取的各种权限及目的,且未取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获取诸如“监听电话、定位、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修改系统设置”等各种权限,被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目前该案已被法院正式立案。

据记者调查发现,几乎绝大多数主流软件都会超出提供正常服务所必需的合理范围,获取甚至窃取用户信息。而近年来,多次出现大规模的网络用户隐私信息泄漏,让网友信息在网络上“裸奔”。除了相关平台“羞答答”地获取用户信息外,一些黑客还会通过木马病毒或利用系统漏洞来窃取用户信息,一些企业或“信息”贩子也会通过相关企业、平台的“内鬼”来购买用户信息。这些信息的泄露又会给不法分子开展诈骗活动提供便利。

不少人纳闷,个人信息为什么会被盯上?“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信息很值钱。尤其在大数据时代,这些信息能以各种方式变现,发挥巨大的价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李道荣表示,随着电子商务和大数据的发展,客户的精准定位越发重要。利用数据,商家可以更迅速地锁定潜在消费客户,并根据其追求推出各类产品,比重金投放广告更快捷有效。

“用户数据买卖在业内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某知名房地产经纪公司海口分公司的员工吴先生透露,许多市民在看房时,会在网络上和楼盘销售中心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这些数据都可被明码标价、打包销售,“一个人的名字、电话和大概年龄就是一套数据,每套数据5元起在各房地产中介间流通,部分客户的数据还能卖到10元每套,这些访客都是潜在的购房对象。”

不仅在房地产销售行业,类似事件在不同领域层出不穷,而且用户信息一经暴露,便难以完全删除。它们散落在数之不尽的网络“数据库”中,等待发掘利用之时。

C

八成网民未系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

在我们质问“谁偷走了我的数据”的同时,也需要反问自己“我是如何把这些数据交出去的”。不少专家表示,网友的不良上网习惯,如信息保护意识弱、随意连接公共Wi-Fi和多个账号设置统一的登录名和密码等,很可能是网络信息泄漏的罪魁祸首。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每一个网络用户每时每刻都以不同形式‘分享’自己的信息。”李道荣介绍,大家办信用卡需要身份证、肖像照;网购需要银行卡号、住址和电话;APP注册需要手机号、邮箱地址;就连订餐、打车都需要定位自己的住址……这些信息,有的变成了企业纳入档案的数据,有的变成了部分恶意程序捕获的对象。

2017年10月,360互联网安全公司发布了《中国网民网络安全意识调研报告》。据该报告显示,82.6%的网民都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网络安全培训,仅从电视、网络新闻中获悉网络安全知识。同时,与严峻的网络信息泄漏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约九成网民认为当前网络环境是安全的。

专家表示,缺乏网络安全知识,便难以看穿商家的“套路”。比如说,许多软件会默认勾选各项隐私读取协议或用户授权,如近期沸沸扬扬的“支付宝”账单默认同意《芝麻服务协议》事件等。市民只有形成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技能,才能为手机软件打好安全“补丁”,从而有效地防范各种网络信息泄漏的风险。

同时,不少网民在设置网络账号及密码时喜欢“偷工减料”,习惯在不同软件平台使用同一邮箱和密码。这样做的风险在于,一旦黑客破解一份账号和密码,就能得到所有软件中的用户信息。据调研报告显示,仅有24.1%的网民将所有网络账号设置不同密码。

此外,公共Wi-Fi中也暗藏陷阱。据报告显示,所有网民都会利用公共Wi-Fi浏览网页信息或看视频、听音乐;25.1%的网民也会登录邮箱发送邮件,登录个人社交账号聊天;甚至有13.6%的网民会购物和进行网银交易。李道荣提醒,若连接不明的公共Wi-Fi便很容易让黑客有机可乘。

D

安全上网需练好“金钟罩”“铁布衫”

“网络信息泄露和买卖实际上已经构成违法行为,然而侵权普遍,却取证困难,维权更困难。”海南阳光岛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剑表示,很多隐私信息无法确定是否是用户默认分享,也无法查证具体是在何种渠道被泄露,不仅损失难以界定,维权也相对较困难,“更麻烦的是已经暴露出来的隐私侵权行为可以维权,但网友暗地里被窃取、利用的隐私信息却难以维权,甚至不被知晓。”

《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且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陈剑表示,净化网络空间,保护公民隐私,除了需要政府部门加大作为,也需要广大网友拿起法律武器,主动维护自己的权利。

除了法律途径维权外,网民在遇到营销和诈骗短信、电话和应用骚扰时,也可通过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的微信公共平台进行举报。12321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在上网时,可通过不点击来路不明的图片、二维码,不在非正规网页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解除手机号与第三方支付绑定,安装手机杀毒软件对伪基站、钓鱼和木马风险信息进行拦截等措施,练好安全上网的“金钟罩”“铁布衫”。

(原标题:大数据时代,是谁盯上了你?)

收藏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邮箱:xiali@infoo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