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北京市立足首善标准、城市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经验,部署建设农业中关村,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作用,奋力书写好农业强国的北京篇章。
《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5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圆满收官。数字技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近日,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推进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成为激发乡村经济活力、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抓手。在数字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字化不仅是破解农文旅发展瓶颈的关键之举,更是实现乡村生态价值转化、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实践。
农业中的物联网是通过集成使用智能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效率。通过实施这项技术,农民将能够确定化肥和农药用量等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量。
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人们出行交往的桥梁纽带,是高效物流的重要基础。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是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
《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与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气象灾害防御全面融入基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和农村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综合农业气象观测站网、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基本建立乡村宜居宜业宜游气象服务业务,农村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更加健全。
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等8个重点省(市)部署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在农业领域由先进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技术、高效能和高质量等新质生产力的一般特性。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农业新质生产力”又该怎么理解?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人士的解读,这包括了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AI技术和数字技术等,而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改变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并明确表示将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河南腾跃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智慧农业领域唯一上榜企业,其核心产品“AI首部机器人”荣获“2024智慧农业领域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产品”奖项,云农谷平台获评“2024智慧农业领域年度AI数字农业创新应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