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报告“十四五”规划中期情况:5G网络建设全球领先,下半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报告中有提到,“十四五”前半程我国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迈上新台阶,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重要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国内生产总值(GDP)跨过120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良好开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VBCN中广5G”,作者/ZERO。

12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所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发言全文已对外公布。

报告中有提到,“十四五”前半程我国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迈上新台阶,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重要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国内生产总值(GDP)跨过120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良好开局。

取得的一些涉及到文广及信通等方面成果包括有: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5项指标快于预期。

在科技自立自强成效方面,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光通信、高速铁路等领域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生物育种等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更加健全,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7万件,稳居全球第一。

两年多来,完整产业体系和全链条产业链更加巩固,实体经济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产业发展向中高端稳步迈进。

数字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网络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整体布局。5G网络建设全球领先,截至2023年8月累计建成基站313.8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和县城。5G、千兆光纤、移动物联网终端、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活跃用户数分别超过7.3亿、1.4亿、22.2亿、7.6亿。国家算力网络加快构建,“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算力总规模居世界第二。产业数字化取得明显进展,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增长至60.1%和78.3%。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移动操作系统快速发展,开源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明显,电子政务“在线服务”指数排名保持全球领先水平。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顺利完成,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持续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进一步优化,金融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数据管理体制、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两年多来,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打造,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扎实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拓展到11个省市。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修订发布。

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舆论主旋律更加强劲,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基层。

《纲要》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尽管两年多来科技攻关步伐明显加快,部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当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特别是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制约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升级发展。未来一段时期,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重大突破,一些国家对我技术封锁局面难以改变,必须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避免技术和产业被锁定在中低端。

总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特别是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偏低,近年来居民消费占比有所下降。居民消费主要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状况、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等相关,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居民收入水平。

高标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行业壁垒、地方保护和区域分割、低水平恶性竞争仍不同程度存在。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有待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资本市场功能尚不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仍需加力。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步伐相对缓慢,人才等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度有待提升,保持国际循环畅通面临挑战。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资源配置机制不完全适应人口分布、流动趋势和社会结构变化,区域间、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仍然较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特别是优质公共服务总体短缺,养老、育幼等普惠性公共服务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等各方责任、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推进公共服务扩增量、优存量、调结构,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支撑,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进一步推动《纲要》实施的主要举措: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稳定经济增长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着力释放内需潜力、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发展动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更加注重宏观政策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和协同联动,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协调,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着力扩大消费投资。发挥好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主动力作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稳定大宗消费,促进服务消费,优化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促进机制,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释放消费潜力。

大力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大对未来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新型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投资支持力度。搭建全国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引导财政和金融资金精准投向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在用地用海用能环评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稳步增加财政资金用于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提高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效益。优化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方式和科技评价制度,推行基础研究领域经费“包干制”,进一步放宽基础研究科研成果评价周期。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分配比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出台实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政策举措,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完善国有资金投入创新的考核机制。

巩固包括通信设备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前瞻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定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1+N”行动方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工业“智改数转”,培育发展数字产业集群。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以及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制度。围绕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进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提升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加强重点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建设,有序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试点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及时更新支持文化和旅游发展政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入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