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三年行动方案:支持5G接入网共建共享,千兆宽带用户超过1000万户

迦南
发展目标方面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双千兆”网络、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工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数字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夯实数字安徽建设基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VBCN中广5G”,作者/迦南。

12月15日,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中共安徽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安徽省通信管理局共6个部门印发的《安徽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对外公示。

640 (1).png

发展目标方面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双千兆”网络、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工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数字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夯实数字安徽建设基础。实现5G网络城市、乡镇、行政村全面覆盖,千兆光网城市、乡镇全面覆盖、重点行政村普遍覆盖,打造一批“双千兆”示范城市。

在适度超前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方面,提出了以下的主要任务:

1)全面推进5G网络建设

推动5G独立组网规模化部署,逐步构建多频段协同发展的5G网络体系。加快拓展5G网络覆盖范围,优化城区室内5G网络覆盖,推进5G网络向乡镇和行政村延伸,实现城市、乡镇和行政村全面覆盖,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优化产业园区、交通枢纽等场景5G覆盖,推广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深入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持5G接入网共建共享,推进5G异网漫游。加快5G基站节能技术推广应用,降低基站设备能耗。适时开展6G潜在技术研究,前瞻布局未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2)全面部署千兆光网

加快“千兆城市”建设,持续扩大千兆光网覆盖范围,推进城市及重点乡镇万兆无源光网络设备规模部署,开展城镇老旧小区光接入网能力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光纤到房间(FTTR)规模部署,完善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重点场所千兆光网覆盖。推动全光接入网进一步向用户终端延伸,推广实施光纤到桌面、到机器,按需开展用户侧接入设备升级。

3)大力提升通信枢纽能级

保障合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安全稳定运行,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支持芜湖数据中心集群(以下简称芜湖集群)申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增强网络承载能力。申请增加省内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数量,优化国际互联网访问性能和运行质量。

4)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加快融入国家卫星网络体系,持续推进商业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系统、地面接收站和测控站建设,搭建地面多源空间信息服务应用平台。统筹集约建设无人机遥感信息获取系统和地面感知设施,构建以遥感卫星为主、高低空无人机以及地面系统为辅的“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系统。支持安徽卫星导航应用技术融合创新,推动核心行业和重点领域北斗应用。

5)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

加快网络、数据中心、分发网络(CDN)、云服务等基础设施IPv6升级改造,提升IPv6网络性能和服务水平。加快应用、终端IPv6升级改造,实现IPv6用户规模和业务流量双增长。推动IPv6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融合发展,支持在金融、能源、交通、教育、政务等重点领域开展“IPv6+”技术创新和规模应用。

6)探索构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

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广电企业以数据中心为核心优化网络架构,合理增加网络核心节点,推动数据中心网络直连,减少网络传输时延,提升网络传输效率。逐步建成全省一跳直达的数据中心直连网络,城市内数据中心互联单向时延小于1毫秒,网间时延小于2毫秒,省内城市间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不高于理论时延的1.5倍。加快全光交叉、基于IPv6转发平面的分段路由(SRv6)、网络切片、灵活以太网(FlexE)等技术应用,实现长距离网络传输智能高效、灵活敏捷、按需随选。

在一些专栏工程中提出:

1)5G网络覆盖工程

强化5G网络规模覆盖。有效整合5G站址资源,加快公共设施和社会站址资源共享利用。优先完成中心城区、交通枢纽、热点景区等重点区域的室外5G网络覆盖,面向公众用户提供边缘下行速率100Mbps、上行速率5Mbps的优质网络。搭建5G网络质量监测和分析平台,开展质量测评,持续优化网络质量。

2)千兆光网部署工程

完善千兆光纤网络部署。实现千兆光纤网络城市、乡镇全面覆盖及重点行政村普遍覆盖,具备覆盖1600万户家庭的能力,万兆无源光网络(10G-PON)及以上端口超过80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超过1000万户。

3)通信枢纽能级提升工程

持续开展骨干网络升级。推动基础电信企业持续扩容骨干传输网络,按需部署骨干网200G/400G超高速、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打造P比特级骨干网传输能力,引导100G及更高速率光传输系统向城域网下沉,提高骨干传输网络综合承载能力。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规模化应用工程

加快卫星通信建设。完善高中低轨卫星网络协调布局,实现5G地面蜂窝通信和卫星通信融合,初步建成连接泛在、场景丰富的天地融合网络,有序开展卫星通信应用开发。推进淮南中国卫星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淮南商业航天测控基地、高分马鞍山中心、高分宣城中心、北斗马鞍山中心、芜湖市空间信息与卫星应用中心等建设。

5)算力网络工程

强化算力接入网络能力。推动城域内光传输设备向综合接入节点和用户侧部署,实现大带宽、低时延的全光接入网络广泛覆盖,满足企业快速、就近、灵活、高效联接算力需求,提升边缘节点灵活高效入算通达率。提升城市网络核心站点和汇聚站点灵活调度能力,推动城市内部重要算力基础设施间时延小于1毫秒。

在其他一些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完善工业互联网体系

面向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加快建设覆盖广泛的工业互联网,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产业功能区与工业互联网企业加强协作,构建高质量工业互联网外网,改造升级企业内网。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建设,加速行业(区域)标识解析进程提质增效,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等行业率先形成规模应用。完善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扩容升级“羚羊”等综合服务平台。

2)部署车联网基础设施

加强基于蜂窝车联网(C-V2X)的车联网基础设施部署,“条块结合”推进高速公路车联网升级改造和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推动C-V2X与5G网络、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统筹建设,加快在城市主要道路上的规模化部署,探索在部分高速公路路段试点应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编制出台安徽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应用管理规范实施细则,支持在智能网联汽车试验范围内建设安全可靠的车联网通讯基础设施。支持企业跨界协同,研发复杂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与控制、信息物理系统架构设计等关键技术,突破车载智能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与定位、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线通信(V2X)、线控执行系统等核心技术。

3)布局量子信息基础设施

充分发挥在量子信息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推动建设连接全省各地的省域量子保密通信干线网络和部分城市城域网,协同共建长三角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支持量子保密通信在政务信息保护、国防动员业务数据传输、金融业务加密、能源安全保障、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信息安全等领域应用。积极支持量子计算硬件研发,完善研发条件和供应链;探索量子计算与传统高性能计算的融合,研究量子计算解决金融工程、生物医药、气象预测、密码破译、人工智能等领域问题的加速算法;支持有条件单位面向社会提供量子计算云服务。

4)探索元宇宙发展

组织具有研发优势的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积极开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图像引擎、三维图形生成、动态环境建模、动作捕捉、实时渲染等元宇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工业制造、城市治理、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领域,开发全沉浸声场、智能三维重建、多场景虚拟化身、内容分发和应用聚合等新兴业务,构建元宇宙融合创新模式。支持科研院所与企业加强合作,组建产学研联盟或产业研究院,联合打造元宇宙应用创新平台,推动三维数字空间、虚拟数字人和非同质化代币(NFT)数字资产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的开发应用。以构建全省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为契机,为元宇宙企业开放应用场景。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