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政策牵引下,安防产业如何全面拓展市场空间

智能安防技术的主要内涵是其相关内容和服务的信息化、图像的传输和存储、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等等。一个完整的智能化安防系统主要包括监控、门禁、报警三大部分。

本文来自安防行业网。

智能安防技术的主要内涵是其相关内容和服务的信息化、图像的传输和存储、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等等。一个完整的智能化安防系统主要包括监控、门禁、报警三大部分。从产品的角度讲,智能化安防应融合防盗报警系统、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报警系统、保安人员巡更报警系统、GPS车辆报警管理系统和110报警联网传输系统等元素,这些子系统结合智能预警、移动互联网及云技术,通过监控中心集中进行管控,实现基于主动防范、智能预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管、控、存、看、用”。

“十四五”规划中要求积极推进全面智能化安防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也反映出行业已由过去的点对点分布建设逐步过渡到全面化、结构化建设中。2021年7月,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安防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3-2028年)》,提出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全面推进安防行业进入智能时代;推动智能化广泛应用,全面拓展市场空间,“十四五”期间安防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7%左右,2025年全行业市场总额达到1万亿元以上。

ToG:城市数字化、智慧化建设项目

悄然启动

2021年政府类安防市场稳定发展。受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等诸多因素影响,安防行业整体市场稳定发展。根据《2021-2022年度中国安防行业调查报告》统计,2021年全年政府类安防项目招标数量为2613个,同比+27%,招标项目金额合计748.9亿元,同比+14%。2021年全年政府类安防项目中标数量为2650个,同比+19%,中标项目金额合计743.9亿元,同比-4%。

2023年政府类安防需求有望重新平稳释放。2022年政府端客户重心聚焦防疫领域,非防疫支出降低,部分项目落地推迟。其中,2022Q1国内疫情影响有限,根据《2021-2022年度中国安防行业调查报告》统计,政府类安防项目招标数量为445个,同比+6%,招标项目金额合计151.8亿元,同比+7%;中标数量为527个,同比+7%,中标金额合计173.9亿元,同比+11%。2022Q2开始,国内疫情对政府安防项目进展产生影响,根据观研天下统计,千万级别政府类安防项目,2022年1-11月累计招标项目数1912个,同比-17%,累计招标项目金额为727.9亿元,同比+11%;累计中标项目数1923个,同比-18%;累计中标项目金额为684.5亿元,同比+7%。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影响弱化,政府端客户对于安防的投资力度有望增加,海康威视PBG、大华股份to G等政府类相关项目收入有望恢复至常态。

行业政策出台持续性强。我国一直积极推进智能化安防产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出台了多项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其他政策规范性文件。到十四五,工信部连发多项重大规划,有望保障安防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和安防软件商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级大安防项目以教育、城市和交通类三大细分市场为主。在具体细分市场上,政府类项目包含城市大脑、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类等,截止2021年末金额过亿项目超20个,累积中标金额约65亿元。基于“安全、畅通、便民”理念涌现出众多值得开拓的新机会,2021年智慧城市相关项目(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城市大脑)中标金额17.1亿元,占比最大为29.9%,也是当前最主要发展的方向;智慧教育相关项目中标金额13.6亿元,占比23.7%;出行一直是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智慧交通类(含智慧交通、交通大脑)中标金额12.1亿元,占比21.2%。

数字政府建设加速,继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规划》将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并提出要保障资金投入,创新资金扶持方式,加强对各类资金的统筹引导,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等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支持数字化发展,鼓励引导资本规范参与数字中国建设,构建社会资本有效参与的投融资体系。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披露,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9.8%,较2016年提升9.5pct。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数字经济政策催化新型智慧城市项目进一步发展。

ToG端项目是受益数字经济的核心赛道。安防行业政府类项目持续在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领域创新实践,结合多年对公共服务领域行业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围绕“AI全域赋能、数据价值深化”,不断拓展“硬件、平台、算法、模型、服务”的产品宽度,深入整合产品和系统能力,着力聚焦解决方案的价值落地,全面拓展公共安全、交通出行、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智慧业务,赋能公共服务行业和城市数字化转型,是受益数字经济的核心赛道。

ToB:数字经济政策牵引下,企业端

加速数字化转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潜力较大,有望助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一方面,数字技术成果的应用可通过按需付费减少企业在软硬件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先进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可帮助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有利于发挥数字科技赋能的巨大威力,提高实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2021)》指出,48%的大型企业,79%的中小企业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潜力较大。

地产复苏渐入佳境,智慧建筑有望触底回升。2022年11月以来,支持房地产市场融资的政策“工具箱”不断扩大和升级。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到发布“金融16条”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再到11月28日证监会提出在支持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房地产行业融资工具(信贷、债券、股权)拓宽,有望促进智慧建筑相关业务回暖。

与重点客户在数字化转型方案形成战略合作。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公司携手合作伙伴,围绕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体系持续创新,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敏锐的行业洞察,成为客户场景智联的首选品牌、设备设施物联的重要供应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合作伙伴;支撑行业应用创新,服务千行百业数字化应用落地。

企业业务有望超过政府业务,成为各公司着力发展的重点。2019-21年海康威视EBG收入从124.49亿元增长至166.29亿元,2022年受住宅、商业地产整体下行影响,智慧建筑业务对EBG整体业绩有些拖累,但在能源冶金等其他行业的带动下,整体EBG业务2022H1实现营收68.31亿元,同比+2.58%,维持增长,贡献33.2%境内主业收入。2019-21年大华股份toB业务收入从54.65亿元增长至86.22亿元;2022H1实现35.39亿元,同比下降1.59%,贡献48.5%境内主业收入。

民用市场碎片化明显,业务整体情况有望改善。消费端安防市场客户主要包括个人、小微企业、个别商户等,其需求个性化程度高、分布零散、订单规模小,是典型的长尾市场。SMBG对疫情冲击和宏观经济影响更为敏感,2019-21年海康威视SMBG收入从93.46亿元增长至134.90亿元,2020、2022年疫情对中小企业需求产生影响。随着各个区域的流动性恢复,2023年中小企业需求有望重现2021年的高弹性,业务整体情况有望改善。

AI+安防仍然是商业落地发展最快、

市场容量最大的主赛道

随着疫情常态化以及十四五规划开篇,2023-2028年市场将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期,市场规模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2025年规模超900亿元,AI开始向公安交通等场景的下沉市场以及泛安防的长尾细分领域渗透。

安防行业一直对AI是有强烈需求的,受限于算法和算力的技术和成本问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这几年算法和算力有了很大的突破。再加上安防行业的属性,天生是拥有大量的数据,去提供给AI做训练的。所以自然就成为了AI落地很好的行业之一。

现在AI在安防行业主要有四个大的应用方向。

第一是生物识别,也就是人体特征的各种识别,比如说人脸、指纹、虹膜、步态等等。

第二是物体识别。这一块应用比较成熟的。现在主要是做车的识别,比如说识别车牌、品牌、型号等等。

第三是视频结构化。我们要从海量的这种视频数据里面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和效率。去找到某一段具备某些特征的视频数据,就可以用视频结构化的技术。

第四是一些小众的应用方向。比如说3D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等。

安防+AI,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但是机会和风险往往是并存的。我们也看到这两年很多的AI企业,进入到安防这个赛道之后的起起伏伏。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