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揽客,云计算挣钱!平台化的AI才能长久的赚钱?

中安信联安防帮
如果将AI的未来比作参天大树,那么底层的软硬件平台就是根,正是这些根技术扎得深,所以大树才能长得高。只有基础打得牢,根技术扎得深,技术跑得快,才有人工智能的繁荣发展。

数年来,在政策的倾力支持与资本的长期追捧下,中国AI渐成“网红”产业,人人皆谈之以自显。

人工智能在近不到十年期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不仅仅是在视觉、听觉、自然语言决策、大数据方面有了很多突破,尤其是深度学习技术和算力的提升,使得人工智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

特别是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发展至今在基础算法方面和其他国家差别并不大,甚至于还略微领先一些。

截止到2021年9月国家各部委人工智能政策盘点

1.png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应运而生

这两年,新基建炙手可热。新基建在数字化时代的地位,就类似工业时代的电一样重要。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演讲中呼吁,当下的中国,建设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尤为重要,因为没有充足的算力,就像没有足够的水和电一样,会大大制约城市的发展。

数据显示,当前AI在全行业的整体渗透率只有4%,而AI初创企业的存活率不到10%。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的AI算力太过于稀缺和昂贵,让AI研究和应用的门槛比较高,尤其是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初创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

在这种背景下,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应运而生,它可以提供高性价比、安全、普惠的算力,解决各类组织的算力难题。例如,各地和华为等企业合作构建的基于昇腾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经在深圳、武汉、成都等多个城市相继落地。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不仅是AI算力瓶颈的破局者,更是产业智能升级的推进器。各地政府通常会围绕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打造“一中心四平台”的格局,即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中心,构建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从而促进AI与产业的结合,让技术转化为产业价值。

2.jpg

平台化,让AI走向规模化和全民化

目前,除了对AI的学术研究以外,从业者做的更多的是技术研究、基础研究到应用落地。在落地方面要深入行业,如果都让AI专家深入行业来做是没有办法实现规模化的,所以提出要把AI平台化。即使不是AI工程师,有些情况下也可以做到低代码甚至是零代码的开发。因此更多领域和行业的IT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甚至是行业的专家,都可以通过平台做AI能力的开发,AI在各行各业就可以实现落地的规模化。

另外一个词叫做全民化。它意思是让AI不要掌握在少数懂AI的人手里,能让更多的人使用AI,实际上我们以平台化的方式实现规模化也是让它全民化。

阿里巴巴达摩院城市大脑实验室负责人华先胜博士表示:“AI创新的基本流程是从项目到产品到平台,即通过项目磨练的算法,算法沉淀产品,然后再将其平台化。平台实际上是把AI的能力平台化以后,能够让更多的人在AI平台上做创新。”

高精准、高效率、高覆盖仍然是算法的AI平台的核心之一,把AI平台化,把算法和生产服务平台合在一起,是AI行业发展未来的趋势。城市大脑是目前来看最成熟的行业平台,工业视觉平台和医疗健康AI平台也是重要应用,把大量的人工智能能力放在公共云上让大家调用则是通用平台。

3.jpg

项目制外包不长久,平台才能长赚

业务竞争、IPO竞速。平台化的赚钱能力在AI独角兽们的上市财报中也可见一斑。

尚未完结的2021年,已注定成为中国AI产业的上市浪潮年,“AI四小龙”的IPO纷纷获得实质性突破:9月9日,旷视科技科创板IPO获得通过;8月27日,商汤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7月20日,云从科技科创板上市首发获得通过;依图科技7月终止了科创板IPO,近日有消息称将赴港上市。

作为“AI四小龙”中的老大,商汤科技营收明显高于其他三家。招股书显示,商汤科技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53亿元、30.27亿元、34.46亿元和16.52亿元。从近三年的年均营收规模来看,商汤科技的营收相当于旷视科技的2倍多、云从科技的4倍、依图科技的6倍。

构建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展示了商汤科技的商业野心,其实质或也反映出公司对AI产业未来竞争格局的预判,“项目制外包不长久、平台才能长赚”。

在招股书中,商汤科技将自身定位为人工智能软件平台型公司。目前,商汤科技旗下主要有面向智慧商业的SenseFoundry-Enterprise(商汤方舟企业开放平台)、面向智慧城市的SenseFoundry(商汤方舟城市开放平台)、面向智慧生活的SenseME、SenseMARS及SenseCare平台和面向智能汽车的SenseAuto(商汤绝影智能汽车平台)四大平台――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商业、生活、出行场景。

不难看出,志在“赋能百业”的背后,商汤科技对于自身的核心定位是平台,亦可称为“AI工厂”。公司曾对外称,为了支撑整个“工厂”的不断运转,投入了约50亿元的资金用于建超算中心、开源核心算法。

除商汤科技外,旷视科技等也在努力构建自己的AI平台。2020年,旷视科技发布了AI生产力平台Brain++,意图缩短AI算法的研发周期,提升AI与产业融合的效率;云从科技在2020年7月发布其行业级人工智能产品和能力平台“轻舟”平台。

事实上,早在商汤科技创立之时,BAT等互联网巨头已经在做AI的平台化布局,而且这些综合性AI平台都推出了免费政策。它们的逻辑是:通过吸引更多企业用户入驻,打造生态并积累数据,并与已有的云计算等业务形成“AI揽客,云计算挣钱”的盈利闭环。

目前,国内AI开放平台已形成较为清晰的格局: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互联网科技巨头主打综合性AI开放平台,在国内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而商汤、旷视、讯飞等则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细分领域打造了AI开放平台,共同争夺剩下20%的市场份额。

如果将AI的未来比作参天大树,那么底层的软硬件平台就是根,正是这些根技术扎得深,所以大树才能长得高。只有基础打得牢,根技术扎得深,技术跑得快,才有人工智能的繁荣发展。

部分参考来源:上海证券报、AI科技评论、闫跃龙自媒体,图片来源网络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