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与隐私保护并重,大数据告别“各自为战”孤岛

九次方大数据
作为大数据的四要素,预警、预测、决策、智能同样能应用于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大数据不应该成为单独的、静止的存在,而是要与周边数据发生碰撞和聚核而释放价值,变成决策的洞察力与行动力,指导各个功能根据不同场景做出相应的正确回应。在本次疫情事件后,大数据的预警机制更应当着重引起关注。

如何得知自己与确诊患者是否有过同乘?如何分析疫情蔓延高峰期几时到来?如何降低乃至截断疫情传播范围?未知的恐惧比病毒实际带来的伤害更加普遍。

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大数据专家会商会,传达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大数据支撑服务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1月28日,央视《新闻1+1》栏目中,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表示,专家正利用大数据技术梳理感染者的生活轨迹,追踪人群接触史,锁定感染源及密切接触人群,为疫情防控提供宝贵信息。李兰娟提到,某位患者曾表示自己并无重点疫区接触史,但经过大数据排查,发现其至少接触过3名来自重点疫区的潜在患病人士。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电子政务专家汪玉凯表示,通过对出行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对人员流动进行精准防范。借助大数据对整个疫情进行防控,对整个社会而言是当务之急。

2月3日,北京市出台19项重磅措施,支持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发挥科技创新对疫情防控支撑作用中,提出要促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

不难看出,相较17年前的“非典”疫情,如今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追踪行动轨迹、建立个体关系图谱等,在精准定位疫情传播路径,防控疫情扩散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多个主流资讯和搜索平台上线“全国实时疫情动态”功能页面,以及新冠肺炎患者同程查询功能,确认同一行程中是否有确诊患者;在线问诊平台协作为用户提供就诊前的咨询服务,所有咨询服务由超过10万名的医生免费在线解答;不少大数据企业参与疫情防控中来,九次方亦庄大数据上线疫情监控平台,以技术支持服务疫情联防联控、精准施策。

而在大数据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用户的个人隐私安全始终是关键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法律意义上的隐私应该是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没有直接关系,同时又直接与个人名誉、尊严直接相关的这部分个人信息。用个人信息来有效追踪疫情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并不涉及个人隐私,只有后续的个人信息滥用行为才会对个人隐私有损害。合理使用并不会对个人造成危害,相反会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治理安定。如果将其作为隐私,社会治理将无法进行,还会威胁他人健康。

作为大数据的四要素,预警、预测、决策、智能同样能应用于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大数据不应该成为单独的、静止的存在,而是要与周边数据发生碰撞和聚核而释放价值,变成决策的洞察力与行动力,指导各个功能根据不同场景做出相应的正确回应。在本次疫情事件后,大数据的预警机制更应当着重引起关注。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面对疫情爆发的特殊社会问题,在响应行业和政府之间、省市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数据融合共享呼吁的同时,于正式法律出台之前的模糊地带,掌握数据的部门与企业同样应当自我约束与监督,防止个人信息的滥用,进一步抵御可能发生的风险。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