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数据中心芯片领域发生了哪些改变?

数据中心观察者
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需要加快数据传输的速度,特别是在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目前,连接和网络已成为高效利用和发挥高性能计算的瓶颈。

近几个月以来,数据中心CPU市场云谲波诡。首先是英特尔公司推出了第二代Scalable至强服务器。ARM在云业务领域胜出,目前似乎正在寻求其N1与E1处理器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样不能忘记的还有AMD除了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有所建树之外,关于其即将推出EPYC(代号Rome)的细节信息同样引人遐想。CPU正在稳步迈出自己的市场发展步伐,那么当前数据中心芯片领域发生了哪些改变?谁又会胜利?

英特尔现任王者

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需要加快数据传输的速度,特别是在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目前,连接和网络已成为高效利用和发挥高性能计算的瓶颈。英特尔的硅光等创新成果旨在打破这些瓶颈。尽管英特尔方面之前遭遇到一系列安全挑战,10纳米芯片的生产也未能及时到位,但必须承认的是芯片巨头在服务器CPU市场份额方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约为95%。

对于如今在数据中心所运行的众多应用而言,其关键不仅仅在于传输数据,而是在于以更加经济地方式存储数据。为此,英特尔不断突破,彻底改变了数据中心的内存和存储层次结构。自20年前英特尔?至强?处理器问世以来,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对于计算性能的需求远甚于以往。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英特尔公司的目标在于处理一切内容、存储更多内容并加快内容的传递速度。

结果就是,英特尔认为跨计算、内存、存储、网络以及工作负载加速器(FPGA)的一系列产品组合能够切实满足这些需求。此外,英特尔公司的发展路线图还展示,其加速器将进一步发展,并通过ASIC与数据中心GPU产品组合进一步建立起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

ARM强势崛起

作为全球知名的芯片设计企业,ARM 踩着一年一度即将开幕的台北电脑展(Computex 2019)热潮推出了新一代产品。凭借着一系列或炒作或真实的服务器解决方案,已经在医疗类数据中心中有所建树,并为众多网络设备及装置提供计算能力。

凭借着2018年年底推出的Neoverse产品组合,Arm公司开始真正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解决方案也标志着该公司开始努力开发以数据中心为重点的产品组合。在此之后,Arm推出的计算产品开始主要集中在数据中心(N1)与网络/边缘(E1)层面。这些产品代表着Arm方面第一轮“正式起飞”的服务器设计成果,我相信整体生态系统将以友好的态势接纳这位新成员。

Neoverse产品具有强大的价值支柱。其标准速度与馈送能力与x86竞争对手旗鼓相当。性能数字看起来颇具吸引力,安全性同样令人满意。更加令人信服的是,Arm方面在这套统一架构平台上打造从设备到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表现出的潜力。Neoverse应该会借此在性能、管理与安全性层面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进军更多细分市场。

AWS推出Graviton、Packet对Arm的支持,外加中国的快速发展都将有助于Arm在云服务领域的发展势头。目前其最大的问题在于生态系统(从芯片到平台,再到独立软件开发商)该如何迅速将Neoverse转化为能够在设备、边缘以及数据中心这一连续体当中实现全面共鸣的实际解决方案。

当然,Arm公司正在采取正确的推动措施,合作伙伴也纷纷对此做出正面回应。

AMD头号挑战者

2018年初AMD研发的锐龙处理器走到千家万户,它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以及各项专业的跑分测试风靡世界,一时掀起了AMD YES的浪潮。相比英特尔厂商,AMD可谓风情万种,它拥有很多系列的CPU。

2018年初AMD研发的锐龙处理器走到千家万户,它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以及各项专业的跑分测试风靡世界,一时掀起了AMD YES的浪潮。相比英特尔厂商,AMD可谓风情万种,它拥有很多系列的CPU。AMD公司早在2017年就已经宣布将推出EPYC(代号Naples)。该产品确立了AMD方面在服务器市场上的立足之地,并赢下不少云服务商订单。

在未来几个月当中,AMD公司即将推出下一代EPYC(代号Rome),届时AMD有望将市场表现出的谨慎热情转化为实际股价收益。我相信AMD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Rome以Zen 2微架构为基础,承诺成为服务器CPU领域的一只野兽,其提供多达64个内核(128线程),并可在8条内存通道上提供高达4TB数据吞吐量。配合单插槽配置以及128个PCIe Gen 4通道,用户将拥有足以完成一切常规运算的服务器。

最近的公告表明,Rome在规格方面甚至不只是领导者,更是先驱者。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刚刚将代号为Titan的下一代超级计算项目交由AMD负责,这无疑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好消息。AMD还在学术领域受到美国与挪威多家机构的认可。虽然人们可能会对公开演示中传达出的性能数据表示质疑,但通过那些真正了解CPU技术的群体对Rome处理器的青睐来看,高核心数量与大内存容量确实能够给工作负载带来巨大助力。

这一点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上述胜利(加上AMD在云业务领域的成功)应该会在企业IT层面产生连锁效应。AMD公司如今已经不再仅仅是个可行的选项,更成为众多IT管理员为了获得最佳性价比而认定的首选CPU。

到底哪家企业能够胜出?

相信对于AMD这类企业而言,成功的标准在于市场份额的增长。而对英特尔这位现任王者而言,其统治地位应该能够得到延续。此外,来自AMD、Arm生态系统的竞争压力将迫使英特尔公司将其创新引擎调整至超频状态。这应该会带来更好的技术与发展机遇,而这一切也只可能出现在如今这种强大的竞争格局当中。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