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康复机器人帮助进行复健、护理机器人辅助翻身、陪伴机器人提供情绪价值、家庭机器人提醒吃药……各类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化身“电子保姆”,开始走进社区和医院等应用场景,提供健康监测、医疗送药、康复训练、情感陪伴等多样化服务。
本次推荐工作围绕创新技术、互联网应用、硬件产品、智能服务四个类别,遴选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服务质量优、应用成效好的数字适老助残产品和服务,激发企业拓展数字适老助残新业务、新模式、新场景的内生动力,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赋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知提出,试点工作重点聚焦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缓解家庭养老照护压力、弥补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人力缺口、促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分阶段实施一批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家居产品适老化设计指南》(GB/T 45272—2025)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了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
智能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兴科技领域的代表,正逐渐成为银发经济中的重要支撑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生活服务。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指导浙江信息通信行业立足省域实际,加强数字赋能,实现线上线下适老化服务协同更加高效、面向老年人的数字产品与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众所周知,养老产业,自加入AI的之后,智慧化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自2020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智慧养老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智慧养老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鼓励智慧养老行业发展与创新,为智慧养老产业高效发展提供夯实的政策环境,吸引众多行业企业的广泛关注,安防行业也不例外。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数字适老中国行”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在2024年5月—12月期间,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2024年“数字适老中国行”活动。
4月2日,国家数据局公开征求《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智慧养老依托于传统养老服务体系,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智慧养老的优势显著,企业通过建立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延长送餐服务辐射半径,有效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同时也使部分老年人感到无所适从。为此,应提升数字适老化水平,让老年人同享数字化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