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
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营都受到了冲击
不少单位从线下办公“转战”线上
“云办公”或者“云上课”
成为了疫情以来大家最热议的词语之一
不少人实现了
“躺在床上把钱赚”的梦想
但你确定现实就是你想象的样子吗?
先来看看网友们
使用“云办公”APP后的态度
当然,也有网友表示
APP没错
只是
我!不!想!上!班!
无论喜欢还是讨厌
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远程办公
今日话题《远程办公,你真的了解吗?》
“远程办公”的英文是Telecommuting或者Telework,这个名词于1973年诞生在美国,它通过互联网或者电话联系工作伙伴。这种工作方式,能让雇员享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并且部门管理者也更加注重于工作结果而非过程。
▲“远程办公之父”杰克·尼尔斯(Jack Nilles)
杰克就职于美国南加州大学,该校位于洛杉矶,而洛杉矶城市巨大,公共交通不便,人们需要开车上下班,通勤非常辛苦。加上1973年的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而导致的油价暴涨,人们出行更加困难。
由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杰克提出了远程办公,这恰好在当时成为一个通勤解决方案。
那么,在此次疫情下,我国的“云办公”在哪里最炙手可热?来看一组数据,根据大数据统计,广东省的“云办公”勤奋程度位列全国第一,其次是江苏、山东、浙江与河南,这样的排名和2019年全国各省市的GDP排名前五完全一致。
可见,经济大省有着更为急迫的复产复工需求,而受疫情影响,这些省份的人们首选的,就是“云办公”这样的工作方式,既隔离病毒又不影响经济发展。
▲数据来源:百度大数据
在年后开市的第一个股票日,沪深两市都出现了受疫情影响而造成的不同程度下跌,而在这其中,除了医药类股票涨高,还有一类股票逆市上扬地很明显,这就是“云办公”概念系列的股票。
事实证明,“云办公”是得到了资本和市场的青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其价值所在。
那什么样的企业或者单位,在当下对于“云办公”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从下图可知,教育行业由于人员密集且参与人员年龄偏低,抵抗力较弱,在疫情下,“云课堂”就成为了老师与学生的首选。
▲数据来源:百度大数据
但并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于远程办公,举例来说,餐饮、零售、制造等行业,它们天然地需要将线下办公作为其核心。因此,这些行似乎并没有办法享受到“云办公”的福利,这些行业的复产复工必须要跟随疫情散去的脚步,才能逐步恢复生机。
3月2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就在发布会上表示:“武汉疫情快速上升态势得到控制,湖北除武汉外,局部暴发的态势也得到控制,湖北以外省份疫情形势积极向好。”
正得益于此,上述的这些行业才有了逐步开始恢复生产的条件,而下图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数据来源:百度大数据
虽然,“云办公”的确解决了人们上班的通勤问题,也在疫情期间减少了相互接触和人群聚集的传染风险,甚至省去了寒暄八卦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这是否意味着“云办公”就会等同于下线办公,甚至替代我们所熟悉的办公室传统办公方式呢?
▲“远程办公三大利器”
01
在网络条件与软件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下,团队协作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据统计,疫情爆发前,国内运用远程办公的企业大约只有1%,而欧美国家此项数据约20%,可见国内企业缺乏远程办公经验。因此,面对繁杂的工作,如何有效地组织、协调,将工作有序开展,就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这对于团队中每个人的思考能力、观点提炼、表达力和理解力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02
沟通成本急剧增加。
在集中办公的时候,同事间探讨问题也就是走几步路的事情,而“云办公”看似方便了人们的联系,但却增加了沟通的次数并妨碍了意图的精准表达,时不时会有一种“掐死同事”的冲动,再加之网络与软件的不稳定性,沟通甚至成为负担。
03
员工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远程办公以效果为导向,办公过程缺少有效监督,因此这就对员工的个人自制力、专注度的投入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即便员工自己有很强的自控力,也难免会有外界因素的干扰,例如随时可能叫你吃饭、喝水、起来站会儿的妈妈。这些,都会大大降低在家“云办公”的效率。
04
企业安全性难以保证。
“云办公”软件的使用,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网络信息数据的传送,是存储在软件后台的服务器,将企业机密文件或者客户的隐私,存在第三方服务器手中,怕是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愿意的。
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的确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办公方式。有专家预测,虽然在一个封闭的企业机构内部无法将“云办公”常态化,但互联网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会塑造更多的自由职业者。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云办公”还将持续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今后是否会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常态,并且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