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两周年:合力推进 “算”出数字经济新时代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智能算力逐渐成为各地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竞争力。“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两年来,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有效推动了“全国算力一张网”的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计算机报”,作者/黄哲。

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两年时间,在中央和地方层面的合力推进下,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算力资源东西分布不均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东数西算”为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利好政策持续发布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智能算力逐渐成为各地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竞争力。“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两年来,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有效推动了“全国算力一张网”的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

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发布《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其中,将算力方面的目标定为,到2025年,我国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

2023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提出统筹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的一体化布局。加快实现智能算力资源供需平衡,提升智能算力在人工智能等领域适配水平,增强计算密集型、数据密集型等业务的算力支撑能力。

一系列重磅政策措施的发布,加强了算力、数据、算法间的协同应用,算力得以更快地走进千行百业,这对于助推各地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政策指引下,我国数据中心建设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我国数据中心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在全球数据中心整体规模占比达到17.5%,2022年、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7%。截至2023年8月,我国已投入运营和在建的智算中心数量为40个。其中,东部数量为25个,占比62.5%,中部占比17.5%,西部占比17.5%,东北部占比7.5%。

2023年,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多个大型数据中心集群,有效提升了西部地区算力水平。其中,宁夏枢纽中卫市,新增标准机架2.3万架,增长52.2%,建成全国首个“万卡级”智算基地。京津冀枢纽张家口市,投入运营数据中心27个、标准机柜33万架、服务器153万台,算力规模达到7.6EFLOPS。甘肃庆阳集群,已建成1.5万标准机架,形成算力规模约5.3EFLOPS。成渝枢纽,重庆集群建成投用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算力规模超过1EFLOPS;天府集群,新建5G基站1.5万个。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智算总规模10EFLOPS。

工程建设带动投资

西部经济迅猛发展

根据测算,“十四五”期间,“东数西算”每年可带动4000亿元投资。得益于政策推动和旺盛的算力需求,“东数西算”工程在助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让西部地区获得新的影响力与城市名片。

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的信息显示,2023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45.79亿元,同比增长6.1%,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GDP超3万亿元的城市。当前,重庆市正着力打造智能制造和国际物流双中心。已集聚规上制造业企业800余家,仅集成电路领域,就汇集了华润、中电科、亿法半导体、SK海力士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重庆市还是我国唯一一个汇聚了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五种国家枢纽类型的城市,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物流枢纽”。2023年,重庆市“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及周边区域累计注册企业超1万家,集聚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等企业超过8000家,每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市场交易额超过7000亿元。

兰州市和贵阳市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会城市,在2024年2月先后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强省会”战略的重点任务和措施。兰州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构建以先进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冶金四大千亿支柱产业集群为“四梁”,以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核燃料、新型建材、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烟草制品八个百亿优势产业链条为“八柱”的“四梁八柱”产业新体系。

贵阳市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发展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国际数据中心。贵安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十大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与华为、电信、腾讯等科技公司合作,累计引进数据中心项目20个,规划总投资977.22亿元,规划服务器425.6844万台,算力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宁夏中卫市如今已成为宁夏重要的“数据枢纽”。中卫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因“东数西算”工程宁夏枢纽节点规划设立中卫数据中心集群,该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数字信息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受益于“东数西算”工程推动,西部地区正在不断抹平数字鸿沟,悄悄“算”出自己的发展新生态。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数据和信息要素源源不断从东部向西部流动,西部地区对人才、资金的吸引力和吸纳能力持续提升,由此带动了资金流、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的流动,西部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最终实现了西部经济的迅猛发展。

数据问题亟须解决

节能降耗不容忽视

两年来,“东数西算”工程在取得诸多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数据安全问题、数据隐私问题、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等,都是推进“东数西算”工程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东数西算”工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数字时代的发展,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动力。

2023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其中明确规定,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功耗比)优于1.3(2017年为1.5)。“东数西算”工程各地区PUE(功耗比)目标东部地区不超过1.25,西部地区不超过1.2。智算中心投资成本大、能耗高特点明显,绿色低碳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液冷等节能降耗的先进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东数西算”工程是国家在一体化统筹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方面的重大举措,它充分利用了我国的体制机制优势,优化了算力资源的配置,并加强了东西部地区在算力方面的协同合作。两年来,算力融合带来了运算效率的大幅提升和算力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算力产业发展也开始迈入新阶段。算力在加速向智算演进过程中,新产业生态已日益迸发出强大的创新活力。未来,“东数西算”必将进一步助力数智化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惠及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