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让AI“包办”并不靠谱

吴睿鸫
市场上名目繁多的“人工智能、AI填报”类新型工具,尤其是号称运用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只要输入分数,就能一键自动生成志愿表,自动推荐能上的大学和专业,直接给出录取概率,完全不用家长操心费力,包考生上心仪大学,更是迎合高考志愿的市场需求,让众多家长与考生趋之若鹜。

本文来自红辣椒评论,作者/吴睿鸫。

640 (5).jpg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开通高考分数查询,“高考志愿填报”备受关注。记者注意到今年,多家平台引入了“人工智能、AI填报”这类新型工具,利用互联网爬虫技术,收集教育领域相关信息,进而生成“志愿填报”咨询产品。同时,许多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志愿填报领域并实施诈骗。(6月26日《北京青年报》)

眼下,在全国各地高考分数的陆续公布后,考生与家长又将迎来另一场“大考”——填报高考志愿。常言道:三分考,七分报。有的考生担心“高分误报”,有的家长则希望“低分捡漏”,不浪费“一分一厘”。期望能够得到正确的报考指导,则成了众多考生与家长的共同期待。

市场上名目繁多的“人工智能、AI填报”类新型工具,尤其是号称运用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只要输入分数,就能一键自动生成志愿表,自动推荐能上的大学和专业,直接给出录取概率,完全不用家长操心费力,包考生上心仪大学,更是迎合高考志愿的市场需求,让众多家长与考生趋之若鹜。

实际上,不少商业机构宣传的“大数据志愿辅导”,基本都是沿用往年的分数、位次进行估算,这些公共服务信息,在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供的招考资料和志愿填报系统中都能查询到,本质上算不上高科技玩意儿。

充其量,“大数据”最多是辅助计算“上某个高校”概率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考生“上哪所高校”的选择问题。每年各省市高考的考生数量不尽相同、高等院校的招生计划数每年都在变化、以及考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每年在变化等情况存在,这就造成即便同一个高校,录取分数线都可能会有变动,且变化幅度有大有小,无法可控。

正如一位人工智能专家所言,ChatGPT以及大部分的人工智能模型,它不是专门为填志愿训练的,算法的训练很大程度依赖于训练数据的选择,包括了建模方式,对考生、学校和专业到底怎么评估,而且高考题目每年的难度不一样,各地区考卷也不一样。所以,目前依靠人工智能填报志愿具有局限性。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这类工具的作用,大数据驱动的AI算法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问题,高考考生及家长可以用来参考,但不能偏信。显然,假如对大数据过分迷信,很可能会产生判断失误,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

实际上,只要家长和考生做足“功课”,不借助AI填报志愿卡,也完全可以填报好志愿。随着各地高考志愿填报公共服务的及时“补位”,教育考试院和各高校,每年都会公布学生录取信息,包括学校提挡线、每个专业的最低分数、最高分数以及平均分数等。同时,各地学校大都会对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制度性安排,加强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让考生知晓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与技巧,从而帮助家长和考生选择理想学校和专业。

对于部分考生和家长大数据填志愿的狂热追捧,教育主管部门其实早已警觉到。6月25日,教育部在官网发布“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中,教育郑重提示,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开展的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

总而言之,高考志愿填报,让AI“包办”并不靠谱,参考与借鉴一下可以,千万不能过于迷信。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