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方面,智能眼镜厂商除了硬件要实现减重、续航和显示三者的平衡,还要构建起一个AI能力生态。技术优化难在基础技术上的突破,软硬件协同难在利益的分配。
当谷歌在 I/O 大会上展示轻量级智能眼镜,当 Meta 的雷朋眼镜已在市场掀起波澜,苹果的智能眼镜却像一位 “千呼万唤不出来” 的神秘嘉宾,在传闻中徘徊近十年仍未露出真容。尽管 CEO 库克将其视为 “首要任务”,但从研发困境到技术瓶颈,这款被寄予厚望的产品,正经历着苹果史上少有的 “难产” 之旅。
近日,在Google I/O 开发者大会上,Google宣布正与中国AR科技公司XREAL深度战略合作,联合发布新一代AR眼镜——Project Aura。这是继与三星合作的Project Moohan之后,谷歌的第二款安卓XR设备。
不过,在这一波热潮中,仍需要清晰的认识到一点,AI眼镜的八成增量都是Meta贡献的,中国市场虽然热闹,但目前由于产能等多方面的问题,导致很多已经发布的产品仍处于“PPT”的状态。
目前来看,当前主流AR眼镜的交互系统仍停留在“唤醒-指令-执行”的初级阶段。摄像模组的引入被视为突破方向,只不过大多数厂商功能集中在拍照录像领域。作为AR智能眼镜的核心传感器,对摄像头的场景化开发成为关键方向。
创建虚拟手术环境,让医学生和新手医生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练习手术操作;模拟病变区域,提前研判手术风险,优化手术方案;戴上虚拟现实(VR)设备,与虚拟世界中的任务互动,重塑大脑神经……VR技术正悄然改变医疗行业全链条的各个环节。
但在这股科技浪潮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浮出水面:VR对我们的心理健康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还是埋下了一颗潜在的心理隐患?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个科技与心理交织的复杂话题。
早期工业级设备如HoloLens以笨重机身换取功能完整,消费级产品陷入“观影工具”的窄巷。而Rokid Glasses的49克机身、1200万像素摄像头与通义千问大模型的结合,正在改写这场游戏的规则。
这次亚冬会首次将元宇宙技术引入,观众不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赛场氛围,还可以与虚拟世界互动。赛场不再是仅限于现场的体验,线上也能参与其中。这不仅仅是观赛,更像是一场互动式的虚拟旅行,真实与虚拟的边界瞬间消失。
虚拟现实(VR)技术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正引发各行各业的深刻变革。从最初的消费者娱乐工具,到如今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VR的潜力无可限量。
伴随着技术趋势的不断演进,2025 年的XR应用将展现出更为逼真的数字空间。
相较于VR设备行业的相对低迷,2024年,AR设备呈现出较为积极的发展态势。CINNO Research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消费级AR眼镜销量预计达28.4万副,同比增长25%,销售额将达7亿元;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消费级 AR 设备销量达到6.2万台,首次超过了VR市场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