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良好产业生态,推动IPv6从“能用”走向“好用”

IPv6从“能用”向“好用”转变需要各方凝聚合力,要持续巩固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既有优势,研究制定IPv6单栈部署时间计划表,开展“网络去NAT”专项行动,提高网络供给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阳产业技术研究院”,作者/MY。

IPv6不仅能够提供海量的地址资源,还将为网络能力提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提供基础支撑,是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业应用解决方案。

因此,推动IPv6从“能用”转向“好用”“爱用”,需要各方凝聚合力,共建良好产业生态。

01

我国IPv6部署和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工信部数据显示,自2017年《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发布以来,我国IPv6部署和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从应用基础设施来看,我国网络和应用基础设施IPv6服务能力已全面具备,IPv6地址资源增加了约2倍,我国IPv6网络“高速公路”已全面建成。

从用户发展看,活跃用户数从1.65亿增长到7.42亿,在互联网网民总数中的占比达70.64%。

从应用普及看,主要网站和互联网应用的IPv6支持度持续提升,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从无到有,超过50%。

截至2023年3月,三大基础电信企业的超大型、大型及中小型IDC(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已经全部完成了IPv6改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赵策指出,大力发展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对于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IPv6从“能用”向“好用”转变需要各方凝聚合力,要持续巩固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既有优势,研究制定IPv6单栈部署时间计划表,开展“网络去NAT”专项行动,提高网络供给能力。

加快“IPv6+”创新技术在重点行业领域融合应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开展好IPv6演进技术“揭榜挂帅”行动,共建良好产业生态。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基础资源处处长袁广翔说,IPv6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IPv6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要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强化评测督导,以评促改,以评促用。

加强创新应用,加快标准研制,释放发展动能,加强IPv6宣传推广,搭建交流平台,深化行业共识。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网络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IPv6+”等创新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重点行业“IPv6+”融合应用水平大幅提升。

在技术创新取得显著突破、产业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重点行业应用成效凸显、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等方面明确了具体发展目标。

02

IPv6逐步转向好用并与多种技术融合

近年来,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对IPv6支持度的进一步提升,很多领域的IPv6应用已经实现了从“能用”到“好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主任邬贺铨表示,利用IPv6技术在数据类型定义、数据路由溯源、数据传输路径指定上的优势,可以保障数据的高效流动与管理。

《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化“IPv6+”行业融合应用,重点选取政务应用、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能制造6个行业领域,深挖场景需求、着力推进,建成一批IPv6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曹蓟光分析,这6个领域既在IPv6规模部署工作中已经具备比较好的基础,同时也已经在“IPv6+”应用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能够为其他领域的部署和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例如,在智慧教育领域,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介绍,教育部于2022年初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先手棋和重要抓手,全面推进IPv6与教育新型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

03

推进IPv6向“IPv6+”发展

邬贺铨说,当前正处于IPv6发展到“IPv6+”时代,IPv6用于数据业务管理还有着深入的研究需求,仍需开发更多潜能,开展实验验证,积极推进标准化,推动落地应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互联网中心主任高巍介绍,“IPv6+”充分挖掘IPv6地址空间和协议扩展潜力,更好满足5G、云服务和万物互联时代对海量、高速、优质、灵活、安全以及低时延连接的需求,推进“IPv6+”技术和应用创新发展是进一步促进IPv6规模部署从能用向好用、从数量到质量、从外部推动向内生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

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副院长廖运发认为,未来我国还需进一步优化IPv6网络关键性能指标和服务水平,挖掘IPv6技术潜能和优势,在政务、工业、金融、教育等重点领域培育更多的行业级IPv6创新应用。

共建良好产业生态已成为共识。

各行各业应积极探讨IPv6规模部署、技术创新、技术研发及标准研究。

同时搭建IPv6技术研究和创新应用的合作平台,促进基础网络及相关应用协同演进,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全面提升IPv6融合发展水平。(部分资料来源于新华财经客户端)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