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重塑: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未来趋势展望

技能建工谈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出现以后,相对以往于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简单数字化改造模式,可以更深度改造一些依赖人工操作的传统环节,通过深度流程再造,真正实现提质增效。

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行业内普遍认为,CIM城市信息模型,是BIM+GIS+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交通等等多维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是城市级别动态数据的集合,促进建筑业信息化市场进一步重构。

2018年以前,我国CIM仅仅处于概念发展阶段,CIM在真正进入2018年后,才真正进入到建设时期,2020年国家新基建战略的提出,推动了我国CIM行业的发展,让CIM行业迎来快速发展。

2020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工信部、网信办印发《关于开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CIM基础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等;2021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六项城市信息模型(CIM)行业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规范了CIM行业的发展。

此前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城市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发展方向。

城市数字化转型,或者说智慧城市的颠覆性创新,跟以往的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政务信息化、数字政府这些对现有行政和治理体系的渐进式创新的区别何在呢?简单来说,从单一系统的数字化到整个城市系统的深度融合,从系统建设向可持续运营,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化多元主体参与等都是重要的趋势。而由此思考,城市及其数字化转型,其第一性原理,或者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性原理思维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在每个系统探索中存在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是基本的命题和假设,不能被省略和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信息化是通过信息高效流通,减轻信任成本与组织中的内耗,达到边际成本递减的目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边际成本降低是城市集聚的根本动力,必然对信息化有着内在的需求。随着城市规划、建设、运营与管理的全面数字化改造,城市拥有了越发高频甚至实时调整自身运行状态的能力。城市的规划与运营、服务环节越发密不可分,逐渐融为一体。”

我们在信息化需求调研中获得的行业“痛点”,往往是现实中很难克服的困难,但这些“痛点”其实是嵌入到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组织流程之中的。如果用新技术真正深层次再造整个流程,表面上的“痛点”也许就不复存在了。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出现以后,相对以往于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简单数字化改造模式,可以更深度改造一些依赖人工操作的传统环节,通过深度流程再造,真正实现提质增效。上面两个案例中,都是基于智慧城市“供需匹配”的第一性原理,发挥“计算”与“连接”的价值解决根本问题,而不是简单套用传统管理方法,仅提供简单的信息化流程。

智慧城市、或者说数字政府领域一直以来的第一痛点就是“数据孤岛”,基于垂直行业部门隔离的信息化系统壁垒。在各种行业业务系统持续演进和膨胀之后,“孤岛”变成了“烟囱”,进而变成了“碉堡”。如果只从各部门提出的“碎片化”需求出发去建立应用,只能越发加剧这种趋势。这时候,就需要在顶层设计指导下,站在城市系统的高度上,整体统筹数据采集、应用、共享开放等各个环节,除了通常会强调的政府内部跨部门数据打通以外,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企业和市民之间充分的信息沟通,实现多方协作,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

以城市的感知系统为例,以往垂直部门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各部门分别建设物联感知体系,如摄像头、传感器等,从末端设备到安装载体,进而到电力和网络接入,都需要重复投入。各部门提出的系统建设需求中,只会考虑自己部门的业务,这就难免大量的重复建设,还要在分散建设之后重新汇聚和融合各种数据。近年来,智慧灯杆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种路侧终端安装载体和电力、网络接入能力的共享问题,可以使路灯、标志牌、5G基站、摄像头、雷达、边缘计算节点和各种路侧传感器共杆安装。然而,进一步整合多个部门安装的各种摄像头,将各种传感器集中设计和整体安装,建立一体化的城市感知网,作为所有智慧城市系统的共同基础,则需要更深层次的顶层设计思维和政治智慧。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化发展,政府已经纷纷意识到不能靠单一的投入建设,而应该更多关注可持续的运营。运营不是简单的IT运维,需要靠市场化的机制,引导企业和市民参与城市创新,真正解决市场痛点。运营不一定是多么赚钱的商业模式,但可以依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合理取费,获得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