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续两年的冲击,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11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刘鹤署名文章《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就以“新基建”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协商。会议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从我国实际经济发展策略、国家发展投入等方向判断,新基建,尤其是以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实现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必要途径。
计算
根据中央的提法和发展的实践,新基建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固定宽度、重大科技设施为重点,致力于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基础设施。
5G网络
5G网络作为新基建建设的底层技术,是推动整个信息基础设施革命性升级的关键力量。202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第五届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提到,截至8月底,我国累计开通5G基站数超100万,其中共建共享5G基站超过50万,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全国5G基站数占4G基站比例达到18%。
5G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
人工智能
大家已经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其基础设施属性正在逐步显现,人工智能正日益成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应用基础设施,“AI新基建”已经在路上。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主要包括AI芯片和AI服务器,其中AI芯片主要包括CPUFPGAASIC;AI服务器指的是采用异构形式的服务器。根据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AI芯片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35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5%,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增速将达到40-50%,预估2025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超千亿。
工业互联网
产业的提升需要具体的路径,工业互联网的价值不仅在于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更是在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中改变企业思路,迈向现代产业体系。2020年3月工信部则发布了20项措施推动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工业互联网毫无悬念地成为新基建七大方向之一。工业互联网是连接智能制造产业“云”与“端”的纽带,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与智能制造设备相辅相成,互为依托。2019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起步阶段,随着5G网络的完善,工业互联网有望加速推广普及,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年平均增速约为13.3%,预估2025年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大数据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网络流量的增加是数据中心及服务器基础设施需求增长的核心变量。根据中国IDC圈数据,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投资规模约为1562亿元,2020-2025年,由三大产业趋势(云计算加速、AIOT即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将驱动数据中心的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数据中心投资规模将达到6869亿元。
数据中心相关产业包括计算机系统及配套设施、数据通信连接、环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安全装置等。数据中心建设一般有3类主体参与,分别是三大运营商、第三方提供商、有需求企业自身。从我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IDC市场格局以运营商为主,目前三大运营商占据62%的市场份额,其机房遍布全国,在核心城市的IDC资源布局不多且客户较为分散;其余的市场以第三方数据中心厂商为主,主要为满足核心城市的IDC需求,如云计算、互联网、金融客户需求等,弥补供需缺口,具备一定的资源稀缺性壁垒。
云计算
云计算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对IT资源的虚拟化(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即将传统的IT产品运算能力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形式交付给用户。根据IDC公司的数据,2025年云计算领域投资规模将达到4751亿元。相关产业链包括数据中心、云操作系统、数据计算、云中间件、云安全。从技术上来讲又分IaaS层、PaaS层和SaaS层。
随着5G技术的商用,新基建的加速建设,垂直行业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应用价值会越来越高。从消费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互联网,从产业数字化到生活数字化、社会治理数字化,未来将会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比如我们比较常见的应用场景有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医疗等等。新基建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重大工程。
中国移动将继续加强5G新基建建设,为5G承载进一步服务于能源互联网、智慧铁路、智慧医疗等垂直行业继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