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市场的智慧社区,新风口还是伪需求?

慧聪物联网
当前的市场发展趋势显示,智慧社区的蛋糕是存在的。遗憾的是,从近些年的成效和大众反馈来看,美好的未来只是未来,形形色色的入局者目前并没有能力提交一份让居民们满意的成绩单。

作者:木易

出品:慧聪物联网编辑部

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拟确定江西试点打造10个高品质智慧社区,试点包括改造更新和规划新建两大类型。基于此,不少企业瞄准江西新市场,纷纷自荐优秀产品或方案,以争取更多的份额。

事实上,智慧社区并非时下的新概念,早在2014年,我国的智慧社区建设就被搬到了台前。

那么智慧社区应该是什么样?发展了这么多年,应该成就卓越吧?然而现实情况是,发展时间长并不意味着成效好。

一方面,智慧社区不够智慧,“伪需求”多;另一方面,意识到实际需求不得到有效解决后,居民开始不为智慧社区买单。

进入”七年之痒“,拥有万亿市场的智慧社区,已然站上落地成效的舞台接受各大用户的检验。

1.jpg

图源:大兔

01智慧社区产业或进入内卷时代?

据《2021-2026年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的数据,去年我国智慧社区规模达到5405亿元,预计今年突破5800亿元。

其实,早在多年以前,我国的社区建设就朝着智慧化和数字化方向前进,目前已进入“理想”智慧社区的建设阶段。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各房产、安防、物联网、人工智能、物业管理和网络运营商等企业,似是窥见了智慧社区市场的“星辰大海”,纷纷布局赛道,为智慧社区产业的健康发展描绘了美好的未来。

不可否认,当前的市场发展趋势显示,智慧社区的蛋糕是存在的。遗憾的是,从近些年的成效和大众反馈来看,美好的未来只是未来,形形色色的入局者目前并没有能力提交一份让居民们满意的成绩单。

同时越来越拥挤的赛道,养成了智慧社区越来越卷的竞争环境。新兴玩家不断入局、行业头企不断打压,多重压力下,一些只想“搞钱”的企业逐渐放宽对品质和服务的要求,转而谋取价格优势。长久以往,众多暂未形成竞争优势的微小企业不得不加入打价格战的队伍。

另外,行业还未形成统一标准,各企业在软硬件产品、平台、服务等方面处于“我说了算”的现状,整个社区的服务和生态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加之国内某些地区的智慧社区建设项目高开低走,忽略了社区居民的真正需求和后期运维问题,导致出现资源浪费和不利口碑打造的问题。

即使部分企业为此做出过努力,但却往智能单品堆叠的方向发展,最终造成智慧社区的建设浮于表面化,社区居民的需求满足度有限。事实上,智慧社区是系统性、全方面的工程,涉及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服务等软硬件和平台的统筹。

各方势力的布局一定程度上确实推动了社区的智慧化,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的社区配置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可受限于算法的短板,相关设备存储的数据并不能被智能化分析处理,甚至是一些号称智慧社区的小区,其智慧程度也只停留在安装了传统人力监控的摄像头。

从落地现状来看,如何实现智慧社区各环节有效合作,提高不同服务版块的链接等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有专家表示,智慧社区的建设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居民的需求,纯单品堆砌,不仅居民没有良好的体验,对房产和各产品厂商的宣传工作也无太大的帮助。

如今,智慧社区市场竞争激烈,赛道企业只有多关注市场需求,重视产品/方案的定位、质量、功能、价格,才能更具核心竞争力。而那些只关注短期利益的“行业搅屎棍”终将会被市场淘汰。

02是“智慧社区”搞坏了智慧社区

相较此前的风平浪静,近两年用户端对智慧社区开始出现了各种质疑的声音。

吐槽智慧社区不智慧、房企宣传的万物互联不互联、物业管理偏传统、社区运营处于半瘫痪状态等不良体验的比比皆是;甚至有人直接表示智慧社区是伪命题,是房产开发商炒高房价的手段。

在国家大力推动和智慧城市、新基建等利好的背景下,为何越来越多的“知内情”居民开始不愿为智慧社区买单?我想终究还是“智慧社区”搞坏了智慧社区的名声。

或为加大宣传力度,或为以智慧社区的噱头促成更多的购房协议,或企业本身就不太了解当前的智慧社区现状与实际智慧社区的差距......前期多以理想中的智慧社区概念宣传,而交付居住的实际社区颠覆了居民心中对未来智慧社区的想象,由此导致居民出现“被欺骗”的想法:

“我们小区就是这样,哪里都是摄像头,调监控的时候都要人工......

说好的朝智慧社区发展,结果小区内车棚建设不到位,充电费用也贵的离谱,别管什么智慧社区,把配套设施完善才能更有效解决电瓶车上电梯的问题......”

或者是:

“智慧社区需要的不是工具,而是智慧的能力......

除了在房屋的空气质量、消防安全、环境安防等环节智慧赋能,后续还可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内容附加,例如健康定期监测,利用智慧设施来优化居住环境,带来生活的智慧便利。这些才应该是现在智慧社区健康、安全、舒适的追求......”

实际的智慧社区现状与居民心中超前的智慧社区概念落差太大,最终“搞坏”了智慧社区。

一个很直观的案例是,有些智慧社区交付后就不再主动维护和升级优化,随着使用时间的拉长,诸多系统或设备老化、功能被削减,造成原本不错的智能体验也大大缩水。在收到居民的反馈到发现问题,再到最后实现维护升级动辄需要个把月时间才能完成。

综合来看,智慧社区不智慧的原因似乎早有答案,忽略的运营管理就是一大显而易见的槽点。另外,老生常谈的智能单品间的协议标准不统一、数据孤岛、被动安防等都是用户诟病智慧社区的理由。

03智慧社区行业的未来

为何要建智慧社区,究其本质不仅是时代进步的缩影,更是大众对舒适便捷、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因此简单的引入几种智能电子设备并不能实现真正的智慧,甚至会给一些上了年纪不太会操作先进科技的老一辈平添麻烦。

于房产企业而言,建设智慧社区不完全等于建设科技楼盘。科技的加持有利于形成社区的核心竞争力,智慧社区的未来发展应该是要符合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预期。通过不断地实践、收集用户反馈、升级完善,才能更好地打造智慧社区。

就此来看,在未来的发展中,智慧社区该实现怎样的智慧才能更好地服务居民是当下亟需考虑的问题。

此前,某房企提供了一种场景参考:小区门禁识别业主车辆进入,即联动家中的智能家居设备开启回家模式,室内灯光、窗帘、热水器等自动进入预设状态,为业主到家提供舒适的环境;甚至一些更高科技的设备根据业主提前设置的菜单和准备的食材就可实现机器烹饪;同时,当智能物流方辨别出业主有寄存快递时,则有物流机器人将快递运输至特定楼层,静待业主“刷脸/刷码”或其它方式取件。

从单品智能到全社区智能的多场景联动,该场景真正实现了全屋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区,很好地诠释了智慧社区的真实内涵。

总之,未来的智慧社区生活,一定是各智能元素渗透至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智慧社区的应用和建设本就是服务于社区居民,所以从”小家“的智能产品到社区的物物联动、场景与场景联动,必将趋向于生活的应用领域。

总结

2014年以来,民众对智慧社区的认知从无到有,基于智慧社区的智慧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美好智慧生活一度成为各大民众的追求。然而,从反馈结果来看,居民对当前的智慧社区生活多以期望入场失望收场。

未来,随着各大企业不断巩固自身实力,针对产业的痛难点优化解决方案和推出新产品,相信居民的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

智慧社区概念的提出重塑了民众对智慧生活的认知,而包括各大企业和民众在与它“共处”的过程中又不断产生着新的需求,创造着新的市场。回顾时代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智慧社区的万亿市场是存在的。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