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时代互联互通的社区化建筑

Benoy
智慧城市伴随着智能管理。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让机器决定城市居民的需求?如果计算机算法取代了政治家的角色,那么谁应该负责为这些算法设置细微的优化程序?

历史长河中科技的演变与城市的进化息息相关。城市是创新的孵化器。与此同时创新让城市不断发展和壮大。城市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人造产物,然而其复杂程度却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能力。近期,Gregory Kovacs,Benoy香港分公司设计董事就智慧城市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开展了进一步预测,并提出见解。

Gregory Kovacs,Benoy香港分公司设计董事

近年来,对于其他可靠性日益提高的复杂系统的行为,如疾病的传播、天气和气候变化等,科学和系统工程已经采用计算及数字化来进行预测。今天,同样利用计算工具,我们能够对城市拥有前所未有的了解,并帮助我们制定干预措施,改善城市的结构、形式和功能。

大数据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新型石油”,这一点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收集和部署各类数据,以便更高效地管理资产和资源。数据驱动的城市科技为城市带来了诸多益处,例如响应式街道照明、优化交通网络、改善废弃物管理和减少官僚主义等等。

在世界各地,私营部门投资和政府举措正在推动着智慧城市的创新。在英国伦敦,智能停车(SmartPark)可帮助司机快速在城市中找到停车位。在加拿大多伦多,人行道实验室(Sidewalk Labs)通过天气适应性技术和城市交通规划为改善城市生活绘制了美好蓝图。在中国杭州,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开发的人工智能平台城市大脑(City Brain)正在快速减少道路拥堵,让杭州这座大城市在中国最拥堵城市排名中从第五名下降至第五十七名。这是一个创新领域,其价值在全球范围内正在不断增长——预计至2023年,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172亿美元。

一些人认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数字化是智慧城市的先决条件。博世公司的Stefan Hartung博士说:“从长远来看,非智能化的城市将无法生存。”在某种程度上,所言不虚。但是,大数据和技术逐渐渗透到城市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代价是什么?智慧城市能否帮助强化21世纪的社区参与和社会联系?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反乌托邦式的幻想,如何避免更高效的算法控制孤立的个人?

唯有孤独

虽然我们还不清楚智慧城市对其居民生活的长远影响,但是我们已经知道的是数字技术产生的所有虚拟联系和虚拟社区都会让孤立感日益严重。

在日本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有五十多万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被称为“蛰居族”(hikikomori)。政府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大约有541,000人过着现代隐士般的生活。他们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多年不出家门。这些人的数量占日本总人口的1.57%,但是专家认为总数要高得多。

有关这一趋势的讨论的中心主题之一是数字技术的社会孤立效应。还有人认为,鉴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预计至2040年将有40%的日本居民独居生活。

韩国、中国香港、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也发现了社会孤立和孤独感增强的现象。众所周知,至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中。那么,未来城市会解决还是加剧这一日益严重的社会现象?未来城市(包括超大型城市)将如何重新与其居民建立联系?又将如何重建小型社区的社会联系和重寻归属感?

阿联酋的马斯达尔城是世界智慧城市的先驱项目之一。作为一项耗资数十亿美元开发的高科技项目,马斯达尔城的建设初衷是成为全球首个零排放城市中心。这座城市处于创新前沿,在智能技术和可持续混合使用的基础设施方面投资巨大。然而,今天距离开发商首次破土动工已经十余年。城市的大部分街道上空无一人,它的居住目标和净零排放目标依然没有实现。事实上,马斯达尔城和韩国松岛的实践证明,技术可以改善城市的运转,但是仅靠技术本身却不足以培养可持续的城市环境。要想建立有凝聚力的社区和地方感,必须着重于构建潜在文化。

透明度、信任度和社会联系

我们必须记住,城市首先是一种以文化为基础的架构。我们必须确保,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除了对大数据、科技、创新和效率的不懈追求,其规划还应重视以人和社区为本。

我们还应记住,城市结构,无论是物理性结构还是数字化结构,都是社会的印记。结构中的变化将促进新的社会互动,并最终改变社会本身。如果智慧城市发展得当,将最大限度地带来持久的积极变化。这让我们得以重新思考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不但是在建筑层面,而且是跨越整个社区和地区)之间的区别。我们的挑战是创建与数字景观既竞争又互补的物理空间,促进真实的社会互动和社区参与。

智慧城市伴随着智能管理。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让机器决定城市居民的需求?如果计算机算法取代了政治家的角色,那么谁应该负责为这些算法设置细微的优化程序?

首先,必须加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中大数据收集和使用的透明度,并强制使用开源算法。只有经过这些努力,我们才可以建立对智慧城市的真正控制,实现自下而上、参与性的公民社会,并为城市化的下一个进化阶段——响应式城市的出现——指明方向。

虽然仅靠建筑本身无法解决这些挑战,但是建筑可以提出应用数字工具的新愿景,并与传统物理结构相结合,创造更人性化的环境。由此,环境将最好地服务我们不断发展的城市和社区,引导我们远离孤立的反乌托邦,走向包容、社区和真正社会联系并存的乌托邦。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