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谈智慧城市“底座”的底气是什么?

搜狐科技
懂懂笔记
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腥味,脚下是满眼泛着盐霜的围垦地,一片荒凉中,却有一蓬蓬闪着金光的稻穗在迎风摇曳。这里原本是青岛胶州湾北部一片荒弃多年的不毛之地,而在今年10月中旬,这里的30亩海水稻田却迎来了令人惊喜...

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腥味,脚下是满眼泛着盐霜的围垦地,一片荒凉中,却有一蓬蓬闪着金光的稻穗在迎风摇曳。这里原本是青岛胶州湾北部一片荒弃多年的不毛之地,而在今年10月中旬,这里的30亩海水稻田却迎来了令人惊喜的丰收季。

第八届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

“我们团队去年开始在青岛试种海水稻,初步取得成功后今年又在新疆、黑龙江、山东、浙江和陕西的盐碱地试验基地同时试种,也取得了好成绩。”袁隆平海水稻团队相关负责人张国栋眼中流露着欣喜,他表示:除了抗逆性的杂交水稻材料,团队自主研发的要素物联网系统也是海水稻试种成功的关键。

更让张国栋欣慰的是,目前团队与华为在原有的要素物联网系统基础上,合作研发了农业沃土云平台。“这套集成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智能化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将为盐碱地稻作改良和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平台化、标准化和共享化服务。”

在中国内陆海近两亿亩的盐碱地上种出亩产几百斤的“海水稻”,是袁隆平和团队的梦想。那么赋能他们智慧农业决策能力的华为智慧城市数字平台,又有着什么样的梦想?

“智慧”的核心枢纽是什么?

11月14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八届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上,主办方经过对全球优秀智慧城市项目的应用与实践的遴选,颁发了多个奖项。其中,南非勒斯滕堡城市项目和中国青岛盐碱地稻作改良项目分别获得“治理&金融奖”及“创新奖”入围奖;而中国山东高青智慧城市项目更荣获了“数字化转型奖”。

华为所服务的这三个项目,在改善民生、提升管理效率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得到了主办机构的认可,这也让企业BG部门的所有人为之兴奋。“华为认为打造智慧城市一定是业务和技术双轮驱动,我们把城市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致力于打造城市神经系统,让城市会感知、会思考,进而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华为企业BG 行业MKT与解决方案总裁喻东向这三座城市表达祝贺的同时,也分享了自己对智慧城市核心价值的看法,“我们把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最核心基本要素收敛起来构建数字平台,它能够聚合城市的各种资源,连接城市的各种设施,快速加载城市应用,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

在喻东看来,AI能力将对发展中的智慧城市建设起到无法估量的推进力,“华为在发布全栈全场景的AI解决方案后,数字平台叠加了AI的能力,并开放了这个平台,会让城市创新力出现巨大爆发。”

对于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华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实践路径,在众多互联网、IT巨头纷纷发力智慧城市的当下,这条路径有着鲜明的“华为印记”。

在近一年来懂懂笔记参加的众多智慧城市相关会议、论坛中,不少院士、学者和企业高管都不约而同谈及这样一个话题: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巨系统工程,现阶段行业参与各方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智慧城市,其次再想清楚为何建设,建成什么样,如何着手建设?

这里提到的“现阶段”,是指经过数字化、网络化之后,智慧城市进入的智能化阶段。对此,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两周前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也指出:“下一阶段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以采用AI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志。”

但是,一个现实情况是,面对信息化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的相关部门、机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阶段几乎是并存的。这些阶段或是并行发展,或是融合协同,因此智慧城市的各方参与者也在潜心研究——为何建、建什么和如何建等关键问题。

从行业实践情况来看,华为与BAT等互联网巨头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百度在智慧城市的落足点是城市智慧交通和智能家居;阿里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着重打造的是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城市大脑“;而腾讯一直在智慧城市上强调连接的作用。很明显,各家都有自身在某一领域的优势和资源。那么如何理解华为提出的全栈全场景?

华为企业BG副总裁、全球销售部总裁马悦

在华为企业BG副总裁、全球销售部总裁马悦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他所勾勒出的现实场景:华为不仅能够实现云、物联网、视频、边缘计算等技术与AI的协同,打造支撑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开放‘数字平台’,而且是业界唯一能够提供涵盖云、管、端及PaaS层服务的全栈式数字平台的厂商。

面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华为提出的思路无疑是要从技术基础体系、智慧应用层和城市管理及决策三方面发力,在技术和认知这两个维度上,帮助不同能力、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用户,搭建更加全方位和低门槛的智慧城市服务平台。

在懂懂笔记看来,得益于多年来服务于企业级市场的经验,华为的优势也正在于构建基础设施这部分。对于智慧城市数字化平台而言,无论上层什么应用,都涉及调用下层基础设施的多种技术,只有底座打牢了,上层应用才能发展良好。而华为正是唯一能将多种技术协同提供给客户的服务商。

在夯实基础设施的同时,华为也在中间件平台上赋能行业合作伙伴,为合作伙伴提供业务和数据服务,以及应用开发方面的协助,帮助这些企业迅速开发出各种上层应用,共同服务于客户的各项需求。

这也与目前国内智慧城市方面的发展脉络相呼应;城市管理者正在从智慧信息基础设施层,向智慧应用服务的技术支撑及决策服务层逐步推进,一个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全面手”,更具备强大的平台构建能力,更善于夯实智慧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工程的地基。

从下而上、从基础到应用的“底座”

谈到复杂巨系统,喻东在分析中提到,视城市为有机生命体。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

人体系统和生态系统正是复杂巨系统的一类形式。组成这类系统的元素关系极为复杂,而且存在多种层次结构,幸好因为具有确定规律,人们还是能够掌握系统中的变化规律和脉络。

而将城市看做是有机生命体的话,则是超越人体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形态,面对这种以人作为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如何通过智慧手段对复杂元素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判断,将是激发这个“生命体”有意识地进行指挥决策的关键。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工程,需要多技术组合。”马悦对此做了更为具体的描述:作为全球领先的、能同时提供云管端协同ICT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能够实现云、物联网、视频、边缘计算等技术与AI的协同,打通大脑(指挥中心)到中枢神经(网络)到末梢神经的感知的城市神经系统,打造支撑未来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开放 “+AI的数字平台”。

马悦提到的“+AI”,也正是前文谈到的智慧城市正在进入的第三个阶段——智能化阶段的重点。也有说法将智慧城市智能化阶段成为3.0版,而AI使能则是4.0版。先不讨论“版本”问题,人工智能使能智慧城市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又具有哪些误区和挑战?

懂懂笔记在此前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智慧城市”相关研究报告中,发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分析结果,提炼出其中部分精华陈列如下:

1.智慧城市将AI、大数据、IoT等数字技术融入城市现有的系统当中,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融合不但有助于城市高效运行,更能打造一个高效的商业环境;

2.“智慧”的核心内涵并不是在传统基础设施内安装数字界面或者精简城市运营,而是有意识地利用上述科技手段及数据优化决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将促使价值在城市范围内和价值链中发生转移。专注于智慧城市服务的企业需要掌握多种技术、开发创新模式,此外更要加倍重视公众参与的程度。

麦肯锡着重强调,“打造智慧城市”不是目标,而是手段。为此而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更高效、更动态地响应居民的需求和期望。

所谓事半功倍,意味着城市管理者首先要具有坚实的智慧城市技术基础,这需要在建设“地基”时,具备大数据、AI、物联网、IOC等多种技术与方案能力。除了技术基础这层地基,麦肯锡同时勾勒出了智能应用层(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和决策支持),以及社会认知层面(城市和企业的使用和接受程度)。那么华为提出的全栈全场景,是否与麦肯锡的分析判断不谋而合?

麦肯锡从具体的细节上对“地基”做了描述,这其中包括大量连入高速通讯网络的智能手机和传感器,以及多个开放式数据平台。传感器会持续采集诸如交通流量、能耗、空气质量、突发事件等等变量的读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海量数据,并将这些信息提炼分析后直接推送到需求者的指尖,最终形成决策依据。

在马悦看来,华为的“+AI数字平台”会成为支持城市运行的操作系统,向下兼容各种城市传感器,构建城市数字孪生,向上支撑城市应用百花齐放。他同时强调了平台在生态建设上的思路:“华为数字平台将以最高效率向生态合作伙伴开放,共同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所需要的顶层设计、集成、运营和业务应用等各方面能力,全方位满足智慧城市的发展需求。”他对华为这种从下而上、从基础到应用的形态做了一个比喻,“未来,加载最新AI技术的华为数字平台,将成为更多城市的智慧‘底座’,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

从各方面资源来看,华为提供的不仅是一个涵盖云、管、端及PaaS层服务的全栈式数字平台,还是一个具备大数据、AI、物联网、IOC、信息安全等技术能力以及集成上述能力的行业使能平台,而其领先的自研芯片、数学算法、架构设计等核心能力,则形成了这个智慧平台从基础、应用到社会认知等各个层面的护城河。

【结束语】

借用麦肯锡报告中的一句话,“打造智慧城市”不是目标,而是手段。

华为将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最核心基本要素收敛起来构建数字平台,从而聚合城市的各种资源,连接城市所有的设施,快速加载城市应用,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这些手段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城市管理者具备更高层次的“智慧决策和实施技能”。今年10月10日,在世界标准日重要国家标准发布会上,华为参与编制的智慧城市领域6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华为在顶层设计方面的能力。

业界普遍熟知,华为在5G网络、物联网以及智能手机(芯片)等领域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并且在全球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而在智慧城市平台的构建上,华为的实践和落地同样没有局限在国内,而是在深耕欧洲和非洲市场。第八届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上的奖项——南非勒斯滕堡城市项目只是一个缩影,而青岛等城市盐碱地的“海水稻”丰收,正在迪拜的沙漠地区上演。华为希望打造的智慧“底座”, 已经在全球4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不断呈现……

可以说,“打造智慧城市”对于华为而言更是一个过程,因为这个生命有机体的进化,远未到终点。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