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国际巨头,中国本土GPU厂商,特别是更具前瞻性的几家创业公司,在发展GPU方面也需要研发更具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而在当下美国政府推出各种限制政策的大环境下,中国本土GPU芯片技术和生态系统建设可以拓展更多思路,将更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融入相关产品。在本土企业客户给出更多采用和试错空间的情况下,中国芯片企业或许可以加快追赶国际先进GPU的步伐。
目前,人们对于生成式模型的关注还主要在于以OpenAI和谷歌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巨头运行在云端服务器的模型,这些模型需要巨大的算力,并且一般运行在GPU上。
在数字化的风潮中,云计算像巨人一般矗立,其脊梁是无数微小而强大的“细胞”——芯片。这些不起眼的硅片,却支撑起了虚拟化世界的庞大体系。而现今,一场由GPU主导的变革正在悄然兴起,它不仅重塑着数据中心的内部结构,更是在推进整个云计算界的地壳运动。
在新的管制规则下,算力芯片的“国产替代”思路将让位于“国产突破”。这次禁运可能会促进资源向AI芯片的颠覆性技术集中。
ChatGPT意外掀起的一波AI革命,带火了AI芯片市场。而英伟达旗下A100和H100两款AI芯片,正是ChatGPT这样的大语言模型的核心动力。
有数据统计,中国当下10亿参数规模的大模型已经超百个。然而行业蜂拥而上的大模型“炼丹”却面临着高端GPU一卡难求的无解题。算力成本高企,缺算力、缺资金也成为了摆在行业面前最直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