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30年特稿①:从“羊肠小道”挤进来的互联网

三十年过去了,我国互联网产业起步晚,但是追赶快,在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开放和创新,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互联网用户数、国家顶级域名数量以及网络零售交易额等指标均居全球第一,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1994年,我国开通连入互联网的64kbit/s国际专线,实现了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成为第77个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

三十年过去了,我国互联网产业起步晚,但是追赶快,在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开放和创新,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互联网用户数、国家顶级域名数量以及网络零售交易额等指标均居全球第一,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版图上最重要的一极,正从互联网大国向互联网强国稳步迈进。

为庆祝我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周年,《人民邮电》报即日起推出《互联网30年特稿》专题连载。

短短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大潮激荡、风卷云涌,有多少故事与人物值得讲述与记录。

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这是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内容: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句话如同一个预言,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更预示着中国通过互联网连通全世界的未来。

时钟拨回到1987年9月14日,在北京车道沟10号院的一栋小楼里,来自中国和德国的13位科学家围着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正在进行电子邮件的发送试验。邮件内容写什么呢?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现场的王运丰教授和李澄炯博士认为,应当传达中国人要走出去、向世界问好的意思。

来自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维尔纳·措恩教授分别用德语、英语进行了输入,随后将邮件发送给包括自己在内的10位科学家。

640 (1).png

中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

当所有人都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意外再次发生。几次点击发送,邮件都没有顺利发出,而是被存储在系统内。专家组对硬件和网络进行了检查,花了一周的时间,发现邮件传输环节有漏洞,无法传输出去。

CNNIC的互联网大事记中是这样记录的:1987年9月,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维尔纳·措恩教授带领的科研小组的帮助下,王运丰教授和李澄炯博士等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建成一个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20日向德国成功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邮件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据核算,当时发一封邮件需要的费用,相当于当时大学教授半个月的薪水。承载第一封邮件的网络的通信速率是300bit/s(比特/秒)。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如此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句话,出自一名科技工作者。中国最早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的人基本都是科研人员。

从“羊肠小道”挤进来的互联网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与海外的沟通还主要依靠写信、打电话与传真的方式。在北京拨打国际长途,要到长安街上的电报大楼,3分钟得花十几元,当时一个大学毕业生每月工资才60元左右。

科技界和高校的精英,尤其是计算机、通信等领域的科研人员,与国外的沟通和学术交流相当不便。迫切的需求与使命,使他们成为中国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先驱。他们不仅面临国内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还面临发达国家的戒备与重重阻挠,重要设备、技术都不对中国开放,计算机软硬件不兼容的问题非常突出。

中国互联网协会首任理事长胡启恒院士曾这样形容中国接入互联网的曲折历程:“互联网进入中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进来的。”

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发出是一个重大突破,意味着中国可以直接与欧美各国几乎所有大学、研究中心通信并交换信息。

这一中国进入国际科技网的入口也开始变得繁忙。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20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都曾从这一入口登录国际各类科技网站,获取网上资源并交流信息。“羊肠小道”一步步拓宽。

1989年10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NCFC)项目正式立项。项目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3个单位的合作,做好NCFC主干网和3个院校网络的建设。

1993年3月,中国提出并部署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简称“金桥工程”)。同年8月,300万美元中央预备费获批,用于支持启动金桥前期工程建设。1994年3月,邮电部成立数据通信局,专注于互联网和数据通信发展。

真正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发生在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电信运营企业Sprint公司连入互联网的64kbit/s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

该事件被我国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被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虽然网速很慢,带宽只有64kbit/s,但这意味着我国自此正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随后,邮电部开始大规模建设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等多个互联网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得到迅速发展。

第一批倒下的“前浪”

1996年,北京中关村大街当时还叫白颐路,南端街角处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

这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有名的广告牌之一,也是我国当年互联网时代的缩影,引起了巨大轰动,很多人把它当成了路标,也有很多人沿着指示寻找信息高速公路,至今很多人还记得当时的震撼。

640 (1).png

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有名的广告牌之一。

沿着广告牌的方向往北1500米处,是瀛海威科教馆。这个科教馆有点像现在的品牌体验店,主要负责教人们上网,介绍互联网知识,让人们体验“网上冲浪”的乐趣,并向来访者推销“瀛海威时空”上网客户端软件。

然而在当时,中国人距离信息高速公路远远不止1500米。

信息高速公路是指高速计算机通信网络及相关系统,是现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主体。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1993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将其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重要举措。随后加拿大、日本以及欧洲发达国家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行列。

虽然当时我国科学界已经通过NCFC项目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但对普通大众来说,互联网仍然是高不可攀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先行。

1995年1月,邮电部电信总局分别在北京、上海设立的通过美国Sprint公司接入美国的64kbit/s专线开通,并且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X.25网等方式开始向社会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1995年5月,中国电信开始筹建CHINANET全国骨干网。1996年1月,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

公用互联网络的建成,基本解决了人们连接互联网的技术障碍。有一批意识超前的先驱者已经开始意识到互联网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遇。

1995年生产浏览器的网景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美国第一家股票上市的互联网产业公司。1995年,也普遍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

这一年年初,曾经的记者和成功的策划人张树新与丈夫姜作贤将家当抵押给银行,注册成立了瀛海威公司,提供在线服务网络“瀛海威时空”。瀛海威与美国在线的运营模式相仿,走的是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与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捆绑的模式。对用户来说,只要家里有计算机,能够接入互联网,注册成为瀛海威时空的用户,缴纳一笔入网费用,就可以登录瀛海威提供的中文媒体网络系统,浏览新闻、收发邮件、在论坛聊天。

用户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这部分的费用由通信运营商获取。拨号上网成功后,用户想浏览国外的站点,必须通过运营商的主干网。用户浏览国外站点交给瀛海威的费用,还不如瀛海威交给运营商主干网的使用费多。也就是说,用户访问国外站点的次数越多或时间越长,瀛海威赔的钱也就越多。

主营业务不挣钱,同时在营销策划上的投入又巨大。1997年,瀛海威全年收入900多万元,而用于广告宣传的费用支出就有3000万元。1998年,张树新从自己创办的企业黯然辞职。2004年因年检逾期,瀛海威被吊销营业执照。

尽管遭遇了失败,瀛海威时空网络依然是国内最早也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唯一立足大众信息服务、面向普通家庭开放的网络。张树新也被誉为中国“第一代织网人”、互联网产业拓荒者。

在互联网的滚滚洪流中,不知有多少浪花像瀛海威一样被吞没,然而同时起步的一些人,最终掀起了滔天巨浪。

1997年5月,丁磊创办网易。

1998年,张朝阳的爱特信公司正式推出搜狐网。

1998年11月,马化腾等5位创始人创立腾讯。

1998年12月,王志东等创建新浪网。

在业界普遍认为的第一次互联网浪潮(1994—2000年)中,四大门户网站相继成立,并成长为互联网产业的中流砥柱。在它们成长为互联网巨头之前,最初是关于网虫(nethead,是中国互联网初期对上网用户的称呼)、“海归”、工程师和程序员的故事,将在下一期为您详细讲解。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