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餐饮机器人七成来自中国!海外市场带动国内机器人产业链

梁浩斌
近几年,在产业成熟降本,以及疫情等因素推动下,送餐机器人在餐厅中的能见度越来越高。根据IDC的中国餐饮行业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份额报告,2021年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0.84亿美元,目前约合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4%。

本文来自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

近几年,在产业成熟降本,以及疫情等因素推动下,送餐机器人在餐厅中的能见度越来越高。根据IDC的中国餐饮行业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份额报告,2021年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0.84亿美元,目前约合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4%。

2022年,由于下游餐饮、酒店等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市场有所下降,商用机器人中国市场总体规模1.69亿美元,相比2021年略降2.5%;中国餐饮行业服务机器人市场则约为0.6亿美元,同比下降22%;商用清洁机器人中国整体市场规模约0.52亿美元,同比大增193.1%。

同时,在国内餐饮行业服务机器人市场进入调整期时,国内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厂商开始大举进军海外市场。

韩国餐饮服务机器人市场,中国厂商占七成

根据韩国机器人产业协会早前发布的报告,2022年韩国市场中,仅在餐饮行业应用的服务型机器人总量约为5000台,同比2021年增长67%。韩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的预测数据也显示,到2026年,韩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会从2022年的5.3亿美元增长至10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韩国餐饮领域服务机器人市场上,有70%是由中国制造,中国厂商正在加速占领韩国的服务机器人市场。

比如国内的普渡科技与韩国服务机器人供应商VD Company在2018年10月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普渡科技的智能送餐机器人“欢乐送”和高端送餐机器人“贝拉”引进韩国市场,仅用三年时间,公司产品在韩国市场占有率便达到了90%。截至2022年3月底,普渡的送餐机器人已经投入到数千家韩国餐饮门店中使用。

韩国对送餐机器人的需求,来源于自2018年开始的最低工资高涨,加上2020年后疫情导致外卖配送等市场需求激增,餐饮服务行业人员开始流向快递配送等收入更高的行业,因此导致餐饮服务业面临招工难、人力成本高的问题。而对于一些重复性劳动,比如送餐等,利用机器人代替传统的人力,能够为餐厅长期降低人力成本。

据了解,中国厂商推出的服务机器人产品价格一般在1000万韩元-3000万韩元之间(约5.5万元到16.5万元人民币之间),同类产品价格要相比韩国本土厂商的便宜20%左右。

因此有韩国机器人企业表示,因为价格没有优势,在韩国市场本土厂商难以与中国产品抗衡。同时该企业相关人士表示,韩国机器人企业也曾希望通过走高质量或高端路线,来应对价格上的劣势,但问题是,韩国机器人企业与中国的企业在技术上并没有差距,难以形成优势。

除了餐饮领域,清洁机器人比如扫地机器人等,中国厂商也在韩国占有很高份额。根据韩国的统计数据,今年7月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中,小米以23.8%份额高居首位,其次是石头科技以23.5%的微弱差距位居第二,而韩国本土消费电子巨头LG以19%的份额排名第三。也就是说仅小米和石头科技两家中国厂商,就占据了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近一半份额。

国产服务机器人出海机会大,带动上游产业链

实际上,国内服务机器人公司也并不好过,去年包括擎朗科技、普渡科技、云迹科技等国内头部商用服务机器人都传出了大规模的裁员消息。在过去几年间,为了将服务机器人市场做起来,价格战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低利润的价格,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整个行业都还未实现盈利。

对于一个新兴行业而言,能够实现盈利的可能性,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前提。比如ADAS激光雷达行业中,经历多年的发展,禾赛才在今年实现了首次盈利,证明激光雷达公司是有可能盈利的,这能够给行业带来很大的信心补充。

而对于服务机器人行业而言,去年国内市场持续受到疫情影响,餐饮业遭受打击,因此也拖累服务机器人市场的表现,当然在清洁机器人领域的增长较为明显,不过整体而言由于较小的市场基数,未能够弥补在餐饮服务机器人市场22%的下滑。

因此,从去年开始,国内服务机器人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海外市场中,餐饮业服务机器人渗透率本身较低,与此同时人力成本高也为服务机器人带来了新的机会。

对于国内服务机器人公司而言,海外市场产品销售利润更高,已经成为了各大厂商重要的业务增长点。据IDC的调查,不少国内服务机器人公司的海外业务收入已经追平甚至超过国内市场的收入。

当然,进入2023年,国内包括餐饮、酒店等行业开始复苏,求可能会重新激活市场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

那么下游市场的好转,也将会带动上游产业链的需求。在服务机器人产业链中,上游主要是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三大核心,不过服务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不同的是,由于功能方面的差异,上游三大核心零部件在整机成本中占比较低,仅为20%到30%。

而服务机器人附加值更高的环节,在于中游的技术模块和整机集成设计方面,因为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以及智能化程度。

比如送餐机器人主要需要智能避障、路径规划等功能,因此重点在于传感以及SLAM算法方面,SLAM算法主要由服务机器人厂商自研,属于服务机器人定位导航的核心技术。

传感器方面,目前主流的服务机器人融合了激光雷达、摄像头或ToF深度相机、超声波雷达、IMU等多种传感器,相关的传感器厂商将有机会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小结

服务机器人行业无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除了在餐饮、配送领域,今年还有多家国内厂商,包括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开始推出人形服务机器人的雏形,形态上的改变将会大大拓展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过目前来看,对于服务机器人企业而言,更重要的可能是拓展海外市场,早日实现盈利。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