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之后的下一个新浪潮,可穿戴设备市场在细分领域有序竞争

莫婷婷
在实现成为新浪潮之前,可穿戴设备在关键技术上还存在瓶颈需要解决,包括研发设计能力、算法等。郑毅表示,当前智能穿戴设备有三个瓶颈——短后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作者/莫婷婷。

2012年,谷歌发布Project Glass智能眼镜计划引起业内人士对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关注。发展至今,可穿戴设备中已经不仅仅只有智能眼镜,TWS耳机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智能手表形态、功能还在不断升级。可以说,经过超17年的发展,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进入了市场成熟期。

这里的“市场成熟期”是按照市场认可度的进展来分阶段。在“市场成熟期”之前,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可以分为探索期(2006年-2015年)、市场启动期(2016年-2018年)、高速发展期(2019年-2021年),从2022年开始,行业逐渐进入市场成熟期。

回顾2006年到2015年的探索期,多家互联网厂商、手机厂商对可穿戴设备行业这个赛道跃跃欲试,多个新品陆续推出。不过在这个阶段,技术还不够成熟、消费者习惯也没有形成。

也是在2014年,谷歌、苹果、小米、三星等厂商终端产品之后,投资者也更加关注这个赛道,进入中早期投资。深圳市智能穿戴行业协会会长郑毅在公开演讲时表示,“那个时间段是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最多和最受投资公司追捧的一个时间段”。

到了2016年之后,行业逐渐进入洗牌阶段,厂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到了2019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期,伴随着芯片、充电、屏幕、传感器等技术的成熟,终端产品之间的差异化进一步扩大,在洗牌之后,终端厂商选择专注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并且逐步获得市场份额,例如专注于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小天才。

如今,在市场成熟期,可穿戴设备行业的竞争依旧激烈。从品类来看,智能手表、智能手环、TWS耳机是规模最大的三大细分领域。国际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手表出货量排名前三的厂商是华为、苹果、小天才。

不过由于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Counterpoint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下降8.8%,只有第一季度的出货量实现单季度同比增长。对于智能手表市场在2022年的表现,郑毅表示,这统计的数据仅仅是可统计范围之内的品牌的出货量,仅是深圳厂商贡献的出货量也远不止这么多,包括白牌市场的出货量都是它的两倍。

虽然2022年中国市场的智能手表市场有所下滑,但是预期2023,Counterpoint认为在华为、OPPO等手机品牌厂商的推动下,市场将有所回升,同时ASP也会有所上升。这对于智能手表厂商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可穿戴设备行业已经衍生出多个细分领域,包括智能眼镜、智能衣服、智能头盔等多种产品。在电子发烧友网与多位可穿戴设备行业的业内人士交谈发现,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智能手机之后又一个智能终端的新浪潮已成为共识,只不过,具体哪个细分产品会是最终的爆款,还未有定论。

当然,在实现成为新浪潮之前,可穿戴设备在关键技术上还存在瓶颈需要解决,包括研发设计能力、算法等。郑毅表示,当前智能穿戴设备有三个瓶颈——短后笨。“短”指的是功耗太大,待机太短这要靠电池解决。“厚”指的是现在的产品集成度还是不够高,如果功能齐全又会显得太厚。“笨”指的还是不够智能化,有一些测试的数据还是不够准。

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后,终端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也将进一步扩大。郑毅认为,可穿戴设备行业有着三大发展机遇,一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二是智能穿戴应用广泛,每个细分领域都能培养出巨大的市场,且很多市场都适合中小公司深耕;三是智能穿戴产业带来可以跟各个行业结合发展的机会。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