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圈”进行时:物联网赋能健身产业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并深度融入健身产业,“智能健身器材+运动健康服务”等面向定制化应用场景的“产品+服务”模式将成为体育智能制造新方向,在智能健身设备及其背后的服务体系出现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小众健身需求将通过在线方式得到充分满足,智能健身设备有望推动健身产业的商业模式发生颠覆性变化。

本文来自IOT视点。

近年来,国民正呈现出积极健身的趋势,尤其在疫情3年期间,健身之于人们的意义,变得复杂且多元。回想起“刘畊宏”“本草纲目”“毽子操”一夜间成为社交网络中最热门的词,也从侧面印证了全民健身的热情已经攀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主要表现为养成健身习惯人数增多、主动健身意识增强等。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政策颁布实施,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越来越多的国民将体育健身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健身市场发展势头蓬勃,结合当下火热的物联网、云计算、5G、大数据等技术,正在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改革健身行业,从锻炼个性化和沉浸式(VR)训练到健身器材维护和先进的智能传感器等,持续向物联网驱动的工具转变,不仅保持了健康的上升趋势,也为众物联从业者开启了另一扇掘金的大门。

微信图片_20230320134934.jpg

国民积极健身的趋势画像

调研发现,我国7岁及以上年龄人群中,每周至少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67.5%,较2014年调研增长18.5%。国民对体育健身目的认知更加全面,91.0%的儿童青少年、87.2%的成年人和53.6%的老年人认为体育健身具有积极作用。72.1%的受访健身者认为,体育健身作用不仅体现在身体层面,还体现在促进心理健康、增加社交关系方面。

我国国民体育健身项目丰富多样,不同健身人群各有所好。跑步、跳绳、骑车、球类、健步走、广场舞、舞蹈和体操都是国民健身经常参与的项目。男性健身者比女性健身者更喜欢户外健身方式。女性健身者比男性健身者更喜爱舞蹈和体操。此外,国民对力量训练也比较重视,有意识主动参加体育健身人群中,25%的健身者经常性参加力量训练。

全国有意识主动参加体育健身人群每周平均体育健身累计时长是99.13分钟。南方地区健身人群每周平均体育健身累计时长,比北方地区健身人群多10.69分钟,达到109.82分钟。东部地区健身人群的周平均体育健身累计时长和能量消耗值,超过中西部地区健身人群。

对于每周进行3天以上体育健身的人群(即积极健身人群)来说,南北东西也有差异。西部地区的“积极健身”人群每周平均累计健身时长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北方地区的“积极健身”人数超过南方地区。

国民积极健身趋势的加强,将促进体育消费及体育服装、体育器材、体育赛事等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

据调研,2020年成年人与老年人人均体育消费分别为1758.2元和1092.2元,与2014年调查相比,分别增长789.8元和588.2元。在消费类型方面,2020年成年人与老年人实物型消费在体育消费中占比为53.7%,与2014年调查相比,下降25.3个百分点;参与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占比分别为20.6%和7.7%。与2014年调查相比,分别提高13.7和2.5个百分点。

在对有意识主动参加体育健身人群进行的调研访问中,80.4%受访健身者表示,愿意在健身鞋服领域进行消费;54.1%受访者愿意在健身器材、装备领域进行消费;32%受访者愿意在健身食品与饮料领域进行消费;28.6%受访者愿意在健身智能设备及周边领域消费;24.2%受访者愿意在健身课程与健身卡领域进行消费;14.2%受访者愿意在观赏体育比赛的消费领域消费。多家互联网平台销售数据显示,2022年6月,小型居家健身器械、健身服和运动鞋的成交额同比增长232%-300%。

最新发布的《2021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未来中国健身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7866亿元增至2026年的1479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3.5%,远高于同期全球健身市场增速。

微信图片_20230320135001.jpg

数智化浪潮下的智能健身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自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正不断的成熟,应用范围也不断的加大,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体育、医疗、工业制造、教育培训等诸多领域。还有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体育健身将更加广泛地与可穿戴设备结合(可穿戴设备戴在手腕上或作为腰带,并将数据发送到移动应用程序、平板电脑或台式机,此外,它们可以连接到现有的社交媒体,甚至连接到健身房的云平台,让最终用户在公共平台上分享进度),这将辅助健身者便捷地获得科学健身指导,令健身更安全、更高效。

对于智慧健身来说,人工智能实现了传统的健身科技的转型,也解决了传统意义健身的诸多问题。相较于传统的健身方式,AI健身主要是采用了摄像头+算法,实现了健身者的动作状态的识别,再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对人体的骨骼关键点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得出准确的运动姿态,将该姿态与标准的健身动作进行对比,矫正不健康的健身动作,降低错误健身动作对人体的损害。

如一个“深蹲”的健身动作,按照健身要求健身者完成10个,AI健身可以在健身者运动过程中针对其“深蹲”的动作进行识别并纠错,引导其按照标准动作完成同时还可以进行评分等工作。

来自市场研究机构Grand View的分析师称,线上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健身博主和健身视频在增多,目前健身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突出,VR等设备使用率的提高也让虚拟健身市场快速增长。

据Grand View的数据,2030年,全年虚拟健身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06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26.72%。其中,VR健身游戏将达到近40%的复合年增长率,音乐节奏类健身产品的市场占比最大,智能健身镜也受到了资本的极大关注。

微信图片_20230320135023.png

健身设备与场景的智能化

疫情过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健身越来越受用户欢迎。数字健身房更是追逐的方向之一,从智能门禁、智能前台,到先进的健身设备、智能传感设备,再到定制个性化运动,再到充满科技感的沉浸式动感单车教室,处处充满着智能的影子。如:为避免接触,数字健身房可用人脸识别门禁;场馆数字化综合屏,可以实时更新室内温度、湿度、人流量等情况,以此进行人流控制。

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健身房的落地场景主要包括场馆设施智能化、健身训练设备智能化、健身设备智能化。

1.场馆设施智能化

智能场馆是指场馆内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如门禁、储物柜等硬件设施。

2.智能健身训练器材

健身训练设备的智能化,主要是通过改造健身设备,和手机小程序的训练数据。

教练根据智能训练终端接收到的数据,更科学地跟踪会员的健身进度,为每位会员量身定制最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

3.智能健身器材

智能健身设备包括智能跑步机、智能健身镜、智能划船机、VR多场景单车教室训练系统等。产品运用数字化技术,不仅打破了健身时空限制,还能实时反馈运动数据。

对于健身装备的照顾一直是一个挑战,主要是因为很难分辨哪些机器比其他机器磨损或使用更多,当设备出现故障或故障时,它会影响客户体验,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不利于业务增长。借助物联网传感器,健身房可以准确获取在给定时间内机器使用量的数据。借助随时可用的使用信息,他们可以更好地维护物联网健身设备,并让客户每次都感到满意。

最后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并深度融入健身产业,“智能健身器材+运动健康服务”等面向定制化应用场景的“产品+服务”模式将成为体育智能制造新方向,在智能健身设备及其背后的服务体系出现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小众健身需求将通过在线方式得到充分满足,智能健身设备有望推动健身产业的商业模式发生颠覆性变化。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