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新时代都见证了技术外包,也见证了人类肉体生命或精神生命机能的增强。我们用火来帮助消化,用文字书写来增强记忆,用车轮来解放我们的背和腿。在我们的时代,我们已经创造了一种设备——机械大脑,它用途广泛,可以通过编程来解决我们要求它解决的几乎无限多的问题。
我们现在正在开发人工智能,一种让设备独立运行的方法,通过机器人技术的力量,我们已经开始赋予它机动性,以及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方式。我们将越来越多地、想必是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和机器人来外包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这是一个真正的变化,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第四纪的到来。
从这种转变中产生的问题是深刻的,因为它们关系到作为人类意味着什么。机器能思考吗?他们能有意识吗?所有的人类活动都能被机械地复制吗?我们只是机器吗?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探索这些想法——弄清楚我们究竟可以将多少人类活动,包括脑力和体力活动,委托给机器,以及这种变化的影响对世界的意义所在。
第四纪已经开始了吗?好吧,当只有少数人学会了耕作,或少数与世隔绝的地方发展了文字,是否就标志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或是旧时代终结的开始?其实我们从哪里分期无关紧要。我们现在谈论几十年前克劳德·香农解释计算机如何编程下棋时是否意味着新时代到来了,抑或是否在几年后,只有当计算机可以用自然语言与人类进行复杂的对话时才昭示了新纪元的出现?这种过于琐碎的分析也不具有特别的意义。我们假设转变开始的时间不早于1950年,完成的时间不迟于2050年。你可以选择在这期间的任何地方画一条线,或者将整个周期标记为过渡期。
什么时候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一旦它真的开始了,变化就会很快发生。我们花了5000年的时间才从发明车轮发展到登上月球(有趣的是,我们登上月球之后,才有人想到把轮子安装到行李箱上)。但在2500年前,我们却没有到地球与月球之间一半的距离,差得远呢。从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行走的时刻倒推20年,我们才打破了音障(sound barrier),倒推60年我们才实现了空中飞行。
在发明车轮之后的4940年里,我们仍然牢牢地附着在这个星球的表面,但60年后,我们不仅飞了起来,还登上了月球并返回了地球。正是在这种发展速度下,伴随着频繁的戏剧性的改革,你应该期待第四次变革降临到我们身上。就像飞机着陆前经历的最剧烈的颠簸一样,我们从这一点向前的旅程也将会有些颠沛。未来50年里,我们可能会看到比过去5000年更多的变化。弗拉基米尔·列宁(Vladimir Lenin)说:“有时候几十年都一成不变,有时候几周内却沧海桑田。”随着第四纪的到来,预计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