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传统制造技术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工业制造产业在当前阶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则给传统制造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技术的代表,其有着占地面积小、利用效率高的优势,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本文研究和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实际应用,并对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展望。
工业机器人具有安全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其出现彻底突破了我国传统工业制造行业的局限性,为智能制造在制造业当中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由于我国对工业机器人的研究起步较晚,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对于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将会为传统制造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使得"中国制造"向着"中国智造"的方向转变。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研发,才能够为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工业机器人相关概念
机器人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产物,它能够模仿人类的动作和思维模式,并通过接收到人类设定的相关指令来完成各种高难度、高风险、高精度的操作任务,从而提高了人们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应用的范围和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从最开始的工业生产发展到现在已经涉及到家居智能、物流仓储以及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以工业生产为例,工业机器人相比于人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大脑,它是人类的神经中枢和司令部,发挥着调节和支配身体各项技能的重要作用。
对于机器人来讲,它的大脑指的是自动控制程序,并通过设定相关参数和发送具体指令来指示机器人完成任务。其次是身体,机器人的身体指的是其所具有的结构形态,根据行业不同和功能的不同,机器人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最后是机器人的动作效率,这也是工业机器人能够进行工作的关键,在现阶段工业领域中,对于机器人应用最多的是机械手臂和机械装置,例如∶运输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
焊接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行业中,其能够高标准的完成人工操作的电弧焊和氩弧焊等,且具有工作效率高和焊接质量好等优点;而运输机器人则主要应用于仓储物流领域,在货物搬运以及分拣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可以被应用到一些偏远以及人工操作困难的工作当中,以代替人类的工作。
2工业机器人的优势
随着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研究,再加上对控制系统和感知系统的完善和优化,使得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系统为主的无人操作过程有了实现的可能,通过工业机器人代替一线工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水平。
在当今社会,企业用工成本呈现出连年上涨的趋势,这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很重的负担,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由机器人代替一线工人已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人力用工往往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企业不仅要为他们支付较高的薪资报酬,而且还要在安全、环境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证,且工人还具有流动性高的特点,一旦出现用工荒,将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影响。
而相对来说,机器人则不存在以上缺点,机器人的使用成本也只包括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相比于人工成本则少了很多。另外机器人还具有工作效率高、工作时间长等优点,只要日常维护保养得当,机器人可以保持长时间的高效工作。
例如∶在汽车制造行业,大力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以降低人工成本的支出,还可以提高工作的精度和质量,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