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保护,你应该知道得更多……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网
韬哥
企业应用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倒逼”着IT基础架构的现代化进程。企业业务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数据保护与时俱进,提供更加坚强而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数据保护对于企业来说,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和法律层面。《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继颁布和施行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当企业的生产(系统)开始走向“现代化”,

相关的数据保护也一定要实现“现代化”!

当企业的业务已经全面云化,

那么数据保护是不是也要全面云化呢?

你是否又了解这背后的门道呢?

数据保护面临新挑战

其实,“现代化”是一个比较笼统或者模糊的说法,但是具体到当前数字化时代企业业务的发展,“现代化”包含着数字化、云化、智能化等多重含义。

企业应用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倒逼”着IT基础架构的现代化进程。企业业务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数据保护与时俱进,提供更加坚强而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数据保护对于企业来说,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和法律层面。《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继颁布和施行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这一背景下,人们会更加关注:谁能够获取数据;数据要保存在哪里;法律施行之前的一些老数据要如何恢复和处理。这些现实的问题,不仅考验着广大行业用户,对于像Veeam这样的专业数据保护厂商来说,也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结合企业从信息化到数字化、智能化的实践,数据保护的覆盖范围或者说重点也从物理环境逐步转向虚拟化环境,再到云环境。当前,许多企业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数据要不要放到云中?云中的数据应该由谁来保护,又怎样保护?传统的数据保护方案提供商是否也已经演进成云数据保护服务提供商?

近期发布的《Veeam 2021云保护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就解答了相关方面的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报告是针对全球14个国家、1550名用户进行调查基础上得出的,其广泛性和可参考价值更高。

混合云就在那里

从感性上,我们可能都会有一种相同的感觉——我们已经进入了云计算时代,工作负载正在加速全面上云。但实际上,到底有多少工作负载在云上?这些负载的类型是什么?是否得到了全面而有效的保护呢?

《报告》的数据显示(如下图):“在超大规模或区域服务中托管虚拟机”的比例已经从2020年的32%,快速上升到2021年的47%,预计未来还会更高。工作负载加速上云所言不虚。

1.jpg

无论是调查还是实践都表明,企业在上云的最初,习惯将云用于数据备份或容灾,或者承载开发任务,以及一些新兴的非关键业务。但是现在,随着企业云化逐步走向纵深,一些高优先级的工作负载,或者我们常说的生产系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云上。

生产系统、关键应用跑在云上,这是一个转折点,说明人们对云的接受度大大提升,云已经是一种“新常态”,而且很多时候成了某些企业的“首选”。《报告》的数据(如下图)也证明了这一点。41%的全球受访者表示,其生产工作负荷负载运行在云端,并且超过了两年时间。而在亚太区域,这一比例更高,达到了56%。即然工作负载已经转移到了云上,那么数据保护也要跟上这一变化的趋势和节奏。

2.jpg

云中数据保护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用户已经采用了云迁移、云备份、云容灾等。但是《报告》的一项调查结果还是让我们略感“意外”。如下图所示,相当高比例的用户(58%)习惯这样一种模式:在云中进行开发,但在开发完成后又将应用迁回到本地数据中心。亚太地区的这一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3.jpg

云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和工具,改变了企业很多传统的工作方式。但是云也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一切要以满足企业用户的实际业务需求为准绳,哪种IT架构更适合什么样的应用,就采用哪种模式。用户越来越理智,也更容易接受“混合”的模式,因为它能够最大化不同架构和技术的优势及特长。

云保护要考虑更多

《报告》显示(如下图),当前,只有19%的用户没有采用任何云端保护策略和解决方案。而在大部分已经将云保护纳入到企业整体保护策略中的用户里,27%采用了专门打造的灾难恢复SaaS服务,在亚太区这一比例更高。如今,企业不仅将云保护作为一种基本的保护手段,而且会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保护级别等,定制化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以最大化云保护的效果。

4.jpg

具体到云模式下企业灾难恢复功能的实现,虽然数据可以放在云端,但40%的用户(如下图)仍习惯在恢复时,将数据恢复到本地。很多时候,数据在异地,企业也愿意花费成本和精力,比如自己编写脚本,进行远程操作,将数据从云端调回到本地。这种情况在亚太地区更加普遍。

5.jpg

企业已经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和价值。可以说,掌握了数据就相当于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相对来说,在本地数据中心存储和处理数据,更让企业感觉放心、安心。

采用云对数据和应用进行保护,用户最担心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网络,二是安全性。《报告》显示,网络的连接或配置是令企业用户感觉最头痛的事情。另外,安全的问题一直如影随行,尤其是在远程、移动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操作和运营的安全的确是非常大的困扰和挑战。

《报告》还特别针对Office 365的备份情况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如下图),企业用户之所以会对Office 365进行备份,主要原因是担心会出现意外删除数据的情况,同时还考虑到安全性,以及来自内部的威胁等。

6.jpg

Veeam企业战略副总裁Dave Russell表示,在过去三年中,Veeam做了大量的产品更新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为了提升安全性,比如更好地应对勒索软件。Veeam的解决方案可以对勒索病毒进行早期的监测和侦查,并且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备份解决方案,确保数据的恢复,从而有效避免因勒索病毒可能造成的损害。

改变已经发生

很多企业用户在最初选择公有云时,会想当然地认为,公有云服务商会提供对数据的全面保护,上云就万事大吉了。但实际上,很多云服务商只是为企业用户提供了一个云的“空间”,而数据保护是需要企业用户自己考虑的事。

7.jpg

现在,企业用户都有了在云上主动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意识,这体现在企业用户在选择了云服务后,还会单独采购和部署专业的云数据保护解决方案。Dave Russell介绍说,视不同的企业应用情况,有些企业会选择先采购某种SaaS服务,比如Office 365,然后再部署与之相适应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而有的企业则希望从一开始就采购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即已经事前融入了数据保护功能的云服务或方案。Veeam就与许多全球知名的公有云服务商合作,为其云平台提供全面、专业的数据保护功能,比如微软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微软应用的不断升级,Veeam也会适时推出相应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或更新。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Veeam第一次做针对云保护趋势的调研和报告。根据过去几年的调研和分析结果,Dave Russell总结出云保护的几大趋势:第一,企业转云的速度、幅度比预测的要更快更大;第二,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作负载是“直接”在云上生成的,而不是先在本地生成再迁移到云上,“云原生”对工作负载的运行和保护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第三,企业本地的数据中心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混合模式会是一种常态。

谈到云原生,这里要多说一句。当前,追逐云原生的企业正积极地部署容器。面对生产系统容器化的大趋势,Veeam去年收购了Kasten,旨在进一步增强对容器的保护。区别于对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服务器的保护,在Kubernetes环境中,数据捕捉的机制有很大不同。在收购之后,Kasten的平台既能独立使用,也会被集成到Veeam Backup&Replication中,以提供更全面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凭借Kasten对容器工作负载的保护,以及Veeam对物理服务器、虚拟机、SaaS应用程序和云工作负载的支持,Veeam将为用户提供一个单一的现代化的数据保护平台。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