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回到解放前,郑州雨灾下的数字城市有多脆弱?

陈根
数字化技术是科技的突破,数字化城市管理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与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可以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客观看待数字技术在城建中的盔甲和软肋,也是郑州雨灾给人们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一次重新审视和思考的机会。

越先进,就越脆弱。7月20日的雨灾,让郑州一夜回到了解放前。在这座城市里,到处都是没有电与互联网的荒漠地带,市民们深受其扰。

因为大片区域的停电,大量的沿街商铺关门歇业,未歇业的生鲜类商家打折出售着无法冷藏的鱼肉鲜奶,并翻出了许久不用的弹簧秤,但结算环节还是常常无法完成——现金从生活中消失了太久。

因为无网,银行无法营业。共享单车打不开,出租车只收现金,而现金在群众的手里极为有限,完全无法周转。大型超市没法开业,由于没有现金,人们甚至拿香烟去换,以至于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阶段。

互联网的发展与推广重塑了城市的秩序,重新定义了交易的流程,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也建立在互联网产品的机制之上。然而,越先进,也越脆弱,雨灾就让郑州这一座城市先进背后的脆弱暴露无遗。雨灾过后,城市的重建,也是给人们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一次重新审视和思考的机会。

1.png

“先进”暴露脆弱

科技的快速发展,也让人们目睹和深刻经历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2008年,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开始运行,郑州市数字化城市建设也随之起步。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郑州市数字化城市建设已日趋成熟、完善。在《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中,郑州数字治理指数排名全国第七,数字生活服务排名仅次于上海、北京、杭州,位列全国第四。

2019年8月,郑州市全面启动“城市大脑”建设,建成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稳步推进涵盖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交通出行等14个业务领域的系统建设,开发系统超过150个、接入59个部门数据,完成118个应用场景,累计归集数据量超过223.7亿。

自郑州市“城市大脑”全面启动以来,上线运行的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已达到542项。智慧停车系统已将全市的路侧停车泊位和95%的封闭停车场近30万个停车泊位接入系统,泊位接入率居全国首位。可以说,在郑州暴雨前,一个“能看见、能感知、会计算”,未来还将更智能的郑州城市大脑已初步建成。

数字化建设让郑州这座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在运营、管理中变得“轻盈”。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有电、有网的基础之上的。在暴雨、地震、洪水等紧急状况下,数字设施和网络一旦遭到破坏,社会治理面临的失序可能会比以往更甚,数字化城市的脆弱性一览无遗。

郑州曾斥资500亿以上建设海绵城市,但海绵城市却只是具有积雨蓄水的功能。在干旱季节,可以利用海绵城市工程在雨季积累下来的雨水,用于日常生活,增加水源的供应。无论多大的海绵城市工程,都是有限度的,一旦遭遇到郑州这样的大洪灾,海绵城市工程那一点点的蓄水量,则无法解决任何防洪的问题。

郑州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投入巨大,但除了熟悉的摄像头和各种便于信息传递的常规应用外,预警感知系统、防洪排涝系统等在这场内涝面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郑州在有暴雨预警的前提下,经过半天的异常降水,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应急预案。

数字化城市极大地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以及管理的效率,但抵御灾害和战争的能力却十分脆弱。据工信微报发布的最新数据,郑州市通信基站总数共有7.9万个,因灾退服基站达3.52万个,光缆受损566条共1223公里,影响固定网用户数14.3万户,移动网用户数38.2万户。

没有网络信号和电,灾后的郑州,移动支付无法使用;共享单车无法开锁,打车软件无法正常使用,智能车无电可充,人们寸步难行。甚至是各家外卖平台,此时也因为断网无法接单。更重要的是,因为失去网络,银行无法营业。现金在群众的手里极为有限,完全无法周转。

郑州雨灾是一个赤裸的教训——当人们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整个社会的运转、政府的治理、工厂的运作都架构在软件之上时,整个世界的脆弱性也是前所未有的。

2.png

安全是最重要的锚

当然,不可否认,郑州的暴雨灾害中,数字化手段在收集传递灾情信息、搭建救助通道、推动科学决策、实施抢险措施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政府的数字智控系统,互联网科技公司在这场暴雨灾害中应用数字化手段也一展身手。捐款捐物之外,互联网科技巨头们有的上线暴雨信息互助平台,有的发布避难和求援信息,有的上线医疗急救系统,有的定位标注城市积水点,有的为救援政务联络提供技术保障,等等。

数字化技术是科技的突破,数字化城市管理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与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可以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客观看待数字技术在城建中的盔甲和软肋,也是郑州雨灾给人们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一次重新审视和思考的机会。

从安全角度来看,城市数字化程度越高,安全挑战越大。数字城市具有一切可互联、大数据驱动商业的特征,可以说是互联网重新定义着城市。此时,网络安全就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辅助功能,而变成了重要的基础设施,这就需要同步规划城市数字化建设和城市安全建设,打造一个能够为数字城市保驾护航的安全底座。

一方面,针对突发事件,城市安全需要建立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打造城市应急安全大脑,构建防灾减灾的中枢。通过建设全域感知网络,打通数据壁垒,描绘全域资源数据画像,为城市打造高水平、优质、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并且,在数字化建设进程提速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的人力、非电子基础设施的完善。多套预案、多手准备、多重冗余成为必然之选。

城市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与脆弱性呈负相关,提高应对能力能有效降低城市脆弱性。应急管理水平体现城市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救援能力。突发事件虽然有很强的突发性,但并不是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提高城市应急管理水平是降低脆弱性的有效途径。

比如,此次雨灾中,巩义市米河镇发生通信阻断,在暴雨中受困,身处信息孤岛。危急之时,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抵达米河镇上空。这种军民两用的无人机,可以在空中搭建应急通信移动公网基站,在米河镇与外界失联的情况下,打开了信息通道,为救灾争取了时间。

另一方面,郑州暴雨造成的断网困局,极有可能在未来的网络攻击中再次上演,这就需要特别注意除了传统的人力、非电子基础设施的安全外的数字化社会的网络安全。数字化时代,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也意味着漏洞无处不在。有漏洞就能被黑客利用遭致攻击,使得整个社会和国家在网络攻击面前变得十分脆弱。

3.png

2019年-2020年间,委内瑞拉国家电网干线多次遭受网络攻击。其中2020年5月5日委内瑞拉国家电网干线遭到攻击,除首都加拉加斯外,全国11个州府均发生停电。2019年3月的电网攻击导致大范围停电,包括首都加拉加斯在内的全国半数以上地区受影响。这些均表明以电力系统为代表的关键基础设施,已成为网络攻击的重要目标。

不久前,美国互联网云端服务供应商Fastly发生故障,引发全球多家网站瘫痪近1个小时。而根据估算,网站瘫痪一个小时,可让一家公司赔掉25万美元。路透社引述跨国媒体公关顾问凯度(Kantar)称,据粗略推算,每瘫痪一个小时,全球盈利网站就会损失合共2900万美元的广告收益。

这也反映着当前全球互联网缺乏足够缓冲安全区。短短10分钟内,一个故障就能让全世界一片混乱,而几乎全球所有网站都采用CDN与其他云端服务。这次Fastly服务发生问题,加上此前别的CDN提供商也曾遭遇同类事故,这足以敲响互联网云端服务过度中央化的警钟。

基于此,必须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城市的应急灾备、数据灾备能力建设。面向应急场景,城市应该具备一套完善的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全域感知网,打通数据壁垒、描绘全域资源数据画像,开辟“应急高速公路”。

越先进,就越脆弱。在科技极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利性以及管理的效率时,安全依然是社会行稳致远最重要的锚。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