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生态环境智能建设

IT时代网
从在线监控到热点网格,从“千里眼计划”到“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正凭借大数据技术走向精细化、智能化。

从在线监控到热点网格,从“千里眼计划”到“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正凭借大数据技术走向精细化、智能化。

打开中国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的“数据服务”版块,映入眼帘的是全国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实时滚动数据。挪动鼠标,还可以点击进入“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实时数据发布系统”“全国空气吸收剂量率发布系统”等数据平台。这些数据,来自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环境监测网络。

2017年,为应对严重的空气污染,原环境保护部开始探索建立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管方法和制度。利用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筛选大气污染“热点网格”辅助执法检查,以提升环境监管的精准性。它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划分为36793个网格,综合卫星遥感、地面空气质量监测、气象、大气污染源等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反演技术得出各个网格的PM2.5浓度,并结合各地的大气污染源分布情况,筛选出PM2.5浓度最高、污染排放最重的3602个网格作为大气污染热点网格,以此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目前,“热点网格”已经从3000米×3000米,缩小为500米×500米。

同时,为提高重点区域环境监管效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态环境部于2018年启动了“千里眼计划”,组织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管。伴随“千里眼计划”实施范围逐步扩大,将实现对中国重点区域热点网格监管全覆盖。

目前,全国已经织就一张环保“数据网”。近年来,不少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探索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环境监管手段,实行精细管理、精准治污。如建立了生态云平台、在京津冀和汾渭平原运用的热点网格监测、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治理大气污染等。大数据为什么能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日臻成熟为此夯实了重要基础。以“大数据治霾”为例,“大数据治霾”的具体应用主要涉及到三套数据体系:其一是生产活动和生产活动产生的排放数据;其二是气象数据;其三是排放数据和气象数据在各种条件下匹配所产生的污染物数据。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日益走向信息化、精细化、科学化,也为大数据应用提出现实要求。

随着在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大数据不仅成为国内环保工作的关键技术,也为加强世界生态环保合作,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方案。

不久前,由生态环境部和中外合作伙伴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暨“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正式启动。据悉,该服务平台定位为支持“一带一路”国家绿色转型、促进绿色贸易、绿色投资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交流旗舰式窗口。其主要任务与功能包括:通过推动沿线国家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数据采集能力;通过数据共享,整合建成“一带一路”生态环保综合数据库;为与沿线国家开展生态环境国际合作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支撑。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