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齐享“红利”,小米双十一打造新零售经典案例

今日头条
首闻咨询
52.51亿销售额,128项销售冠军,线上线下全渠道4419万人参与狂欢,其中线下共869万人参与活动。小米在2018年双十一大获全胜。 数字之外,小米以“全品类、全渠道、全场景”的新策略,吹响了新零售演化...

52.51亿销售额,128项销售冠军,线上线下全渠道4419万人参与狂欢,其中线下共869万人参与活动。小米在2018年双十一大获全胜。

数字之外,小米以“全品类、全渠道、全场景”的新策略,吹响了新零售演化的号角。小米成功将双十一的线上流量导流到线下,并解决了小米线下渠道“不赚钱”的痛点。

“今年的双十一,是意义深远的里程碑,是对我们新零售思维、打法的检验,对我们新零售体系运营能力、服务能力的压力测试。”雷军在11月12日发布的公开信中提到。

“这是小米之家基于互联网价值的爆发,也是小米线下渠道第一次享受到互联网的红利。小米今年的双十一策略将会成为新零售的一个经典案例。”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称。

小米线下渠道首次享受互联网红利

在华为、荣耀、vivo、联想、纷纷发布双十一线上销售成绩的时候,小米突然祭出“全渠道”的销售战绩,杀了同行一个措手不及。

无他,小米在2018双十一实现了从电商渠道进化为线上线下联动,从注重产品品质扩展到生活品质,产品品类从智能手机扩展到智慧家庭,参加活动的目的也从证明自己到创新突破。

目前小米已有小米商城、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苏宁旗舰店、小米有品、唯品会旗舰店、拼多多旗舰店七大线上平台。线下渠道则已搭建好小米之家、小米授权体验店、小米直供专营店的立体格局,分别对应市、县和乡镇的不同市场。

“小米新零售的布局发酵是从去年7月份开始的,小米并不缺流量,过去小米授权体验店被渠道诟病不赚钱,是因为线下店并没有实现小米在线上的互联网价值。”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称。

吉林天天手机集团旗下有5家小米之家,相关负责人接受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采访时称,“这次双十一我们的优惠力度和线上是一样的,小米承担了返利的成本。这次活动在吸引了巨大流量的同时,也切切实实给我们带来了利润,双十一当天的利润是平时周末单日利润的3~5倍,甚至更多。”

2018年双十一小米成功将线上的流量导流到线下,帮助线下渠道突破利润困局,成为小米新零售布局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大标志,也再次证明小米模式的正确性与先进性。

站稳高端手机市场

双十一当天,小米囊括了中高端手机最具份量的三项第一。

其中小米MIX3获得天猫3000-4000元价格段销量冠军;小米8获得天猫、京东、苏宁2000-3000元价格段冠军;小米8青春版则拿下天猫、苏宁1000-2000元档冠军。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小米在国内中高端手机各价位段都打出爆品,站稳了国内中高端手机市场,提升了产品结构。

二季度财报数据也证明了高端手机成为了小米手机新亮点,带动整体手机业务收入达305.01亿元,同比增长58.7%。

“小米手机用户的持续高速增长,将为小米IoT(物联网)战略布局提供强劲增长动力。”孙燕飚表示,小米的优势在于有用户群、海量设备和数据,而小米手机的旺销将快速拉动小米消费类IoT设备的销量,随着中国5G时代到来, IoT必将将会成为小米业绩提升的新增长点。

“AI+IoT”设备赋能新零售

IoT市场东风渐起,来自河南大型手机连锁店国宇通讯的10月销售数据显示,目前配件类和AI硬件类的销售额和手机相比还不是特别大,占比不到总销售额的10%,但增长趋势非常明显。

双十一全天小米售出223万件IoT智能设备,其中扫地机器人、小米净水器、小米手环成为销售环比增速最快的产品,分别实现环比增长167倍、144倍、91倍。在手机增量不明显的市场环境下,成为小米业务的新爆点,为小米的新零售赋能。

“小米就是数码爱好者的糖果屋。”一位知乎网友称。高效的线下渠道有利于用户现场感知小米的产品品质,以及AI和IoT的应用场景。而丰富的产品则为小米的新零售提供了巨大的驱动力。

国内IoT领域目前除了小米外,仅华为在2015年推出hilink平台。

河南国宇通讯内部工作人员称,目前健康检测、空气净化器、平衡车品类中,小米的销量较为领先。而在周边配件、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品类中,华为在销量比其他品牌突出。但总的来说,华为的产品布局远没有小米丰富。

在过去三年时间,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基本实现每年翻一番的成绩,目前小米已经拥有上百款智能硬件产品。数据显示,截止二季度,小米已经有1.15亿台消费类IoT设备,是全球最大消费类IOT平台。

对于小米IoT业务的成绩,雷军自信地称,“这有力地证明了小米是“AI+IoT”领域毋庸置疑的王者。业内人士认为,小米就是“AI+IoT”智能设备消费趋势的风向标。

小米早早布局将获得IoT大爆发带来的巨大红利,赋能新零售的发展。同时而IoT业务带来的巨量用户数将让它拥有巨额的流量,进一步实现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