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的刚需:如何保证数据安全,同时实现数据价值?

晚点LatePost
晚点LatePost
隐私计算能做到在不交换原数据的情况下使用数据计算结果,这样数据价值不会随复制和交换次数增加而降低,反而是用得越多,价值越高。

四十年前,姚期智院士提出“百万富翁设想”:

两个百万富翁,在不透露自己具体财产金额且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如何让彼此知道谁更有钱?这一设想催生了多方安全计算,即在任何一方看不到其它方输入数据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联合计算并共享数据分析价值。

1.jpg

四十年后,求解一个个“百万富翁”问题成为数字生活常态。

个性化内容推荐、精准广告推送、更优导航方案……面对全球数据量大概每两年翻一番的现状,无数应用都基于对数据的分析和使用而生存。

但个人消费者在授权搜索、电商等互联网平台使用自己的数据以优化功能、创造价值时,也是在让渡部分个人隐私;公司、组织在拿出数据搭建更多行业应用时,则可能泄露商业机密或公司掌握的的个人数据。

挖掘数据价值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越来越凸显。

近年来,逐渐商用的一种新技术方案——隐私计算目前看来有希望解决这一问题。

2.png

通过让数据“可用不可见”,隐私计算可以在不交出数据(不变更数据所有权)和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使用数据,使数据实现应有价值。

隐私计算行业目前已涌现一批公司。其中有专注隐私计算的初创公司,如翼方健数、华控清交、数牍科技等;有从网络安全和大数据领域新开辟隐私计算业务的公司,如同盾科技、富数科技等;也有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的微众银行和阿里蚂蚁科技集团(原蚂蚁金服)都已进入这一领域。

其中,微众银行、蚂蚁科技集团、翼方健数、华控清交也被一些媒体称为国内隐私计算赛道“四小龙”。

整个隐私计算行业的融资事件正持续增加。该领域在2016年只有2起融资事件,而2020年全年新增融资数量已上升到10起。

3.png

翼方健数CEO罗震称,新一轮融资后,他们将在两个技术方向做投入,一是安全计算技术,如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可信任执行环境等;二是系统方面的技术,如跨数据中心的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等技术。

目前看准的机会是:各行业对数据价值的渴求将借由隐私计算技术得到释放。

2016年以来,中国政府连续颁布《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与数据相关法案,并在滴滴等掌握大量数据的公司因数据安全问题遭审查后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这使各方更加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4.jpg

同时,在保障数据安全之外,隐私计算的作用还在于它可以帮数据“保值”。隐私计算能做到在不交换原数据的情况下使用数据计算结果,这样数据价值不会随复制和交换次数增加而降低,反而是用得越多,价值越高。

这符合数据资产化的趋势:2019年底,美国政府提出《联邦数据战略与2020年行动计划》,对数据的定义从“技术”转向“资产”;2020年,国务院也首次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相并列。在数据变为生产要素的过程中,隐私计算能推上一把。

目前隐私计算主要应用场景集中在金融、医疗和政务领域。金融行业合规要求高,所以对隐私计算需求最为迫切,政务数据覆盖的范围最广。而同样有高合规要求的医疗行业,由于以往信息化水平低于金融等领域,一方面有数据服务渗透的潜在空间,另一方面也有落地挑战。

5.jpg

罗震认为,隐私安全计算只是数据产生价值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目前绝大部分掌握数据源的组织无法准备好数据,也很难通过应用利用好数据,所以厂家应提供数据价值的整体服务和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隐私安全计算本身。

虽然能够实现隐私计算的技术很多——与四十年前姚期智院士提出多方安全计算相比,如今隐私计算已发展为联邦学习、差分隐私计算等多种技术的集合——但真正能同时满足高准确性、高计算效率和高安全性的技术解决方案还不存在。

不同隐私计算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不同:联邦学习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较高,但安全性相对较低;差分隐私技术计算效率和安全性较高,但准确性相对低。此外,隐私计算应用成本较高也是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6.jpg

隐私计算行业和学界研究者正加速寻求技术突破。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20年,隐私计算新增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是1535项,是2017年的4.25倍,截至2021年4月,隐私计算专利总数已突破5000项。

在行业落地方面,隐私计算竞争愈发激烈。《中国隐私计算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中提到,隐私计算企业已服务医疗、金融等15个行业,但仍有市场空间很大的行业尚待开发。目前各隐私计算厂商的市场切入点均有差异,行业同质化并不明显。

一边保证安全,一边实现数据价值,这是整个数字化转型中的刚需。隐私计算从业者相信自己找到了达成数据两全法的关键。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