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最高拟处上年销售额5‰罚款

运营商财经 八卦叨/文
7月2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电商“大数据杀熟”最高拟处上年销售额5‰罚款。

7月2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电商“大数据杀熟”最高拟处上年销售额5‰罚款。对于这个规定,能让各电商巨头害怕吗?

我们来看下具体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等技术手段,根据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基于成本或正当营销策略之外的因素,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价格的,可以并处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这个处罚力度肯定比现在大。现行的法律法规显得有些“手软”:业内人士指出,大数据“杀熟”最高只能罚到50万元。

我们可算出罚款额,美团2020年总收入1148亿元,如果被查出实施“大数据杀熟”,最高可罚6亿多。饿了么的大股东阿里2020年总收入5097亿,其中电商业务收入4361亿,如果被查出实施“大数据杀熟”,最高可罚30多亿。说句实话,罚6多亿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不算什么,他们不会太心痛,但如果罚30多亿,他们肯定会很不开心。

相比来说,深圳的处罚力度更大。2020年深圳曾出台一个《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对大数据“杀熟”给予重罚——情节严重的,可处5000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5%以下罚款。

目前被曝光大数据杀熟的企业很多。央视就曾曝光携程存在杀熟行为,有用户在使用携程订酒店时,两台价位不同的手机,对于同一个房间,显示的价格存在着差异。随后记者用三档价位的手机对其进行验证,而最终结果是,3000+以上价位手机与千元机相比,价格高出100元左右。

在此之前,携程却曾表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系统的Bug导致的。

网约车就更有意思。2021年3月,有人测试,使用多台手机同时呼叫“北京建国门——通往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行程,同一行程,同一时间,不同手机收到的定制预估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最低52元,最高70元。

就消费者提出“一人一价”的质疑,网约车平台的客服给出了两项原因,一是推送给客户的折扣不一样,二是网络技术原因。

这种是否算大数据杀熟,就真的很难辨别了。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