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全会的重点发展的几个区域,里面重点提到了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很多人就在问啥叫智能制造?现在有很多文章都在描述智能制造,例如:智能仓储;MES等等。但是我觉得这些不是智能制造的精髓。智能制造的精髓是:通过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做到降本增效!
一个工厂智能制造目标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使企业的利润水平达到最佳!最终的目标当然是无人的黑灯工厂,但是这需要经过分布走的。
1)利用当前的资源,先把工序进行自动化改造,可以将冗员进行裁撤,一般会有40%的人员降低。但这是结果,他需要利用很多的基础的应用进行实现,例如机电一体化;软件技术;光学技术等,基本上在市面上都能找到。是依靠眼光和多年业界人脉的。
2)将每个工序进行大数据连接,通过MES将信息流打通,包含所有的质量数据,以做到实时的反馈。
3)调整相关的组织结构,将技术部和生产部合并,减少一道沟通的门槛。因为从莫种意义上讲生产部需要彰显存在感,并与智能制造目标相悖。这可以规避很多的沟通问题。并加大技术部的权重(涵盖人员与责任)。
4)按照智能制造的要求,进行工厂层面的运营改造,改进物流体系(AGV;智能仓储),这是用人很多的模块,也能做到立竿见影。人流体系,并进行相关的工厂改进
5)同时,针对生产模式,重新进行规划,这是当前企业的痛点,例如很多的企业都是小批量;多品种的,他们经过所谓计算,觉得投入产出比不合适。这一点是他们眼光短浅所致。这就需要按照IE的办法进行归算,不要期望完美,因为完美是不可能的。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分布走的。目的就是把不合适智能生产的工序进行整合,以与智能制造相匹配。换言之需要把时间的维度一起进行计算。
6)现在在网络上有很多的文章在介绍智能制造,都是只关注了一点,没有达到究竟。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管理层决心和信心,需要会算账,因为企业的智能制造的目的还是降本增效,通过降本增效把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下来。通过合理的控制企业成本,也能够拓展其他的业务,增加业务体量和品种。
7)强调一点,不建议单纯的裁员!需要把人员的自然流失和合理分流进行统一进行,按照智能制造的要求,优化人员(资源)配置。
8)我们需要知道智能制造的根本目的,就是黑灯工厂(保证质量为前提),因为一句话黑灯工厂代表了很多---人员的大幅降低(生产;质量;物流);质量的大幅提升;信息流通畅;物流自动化;业务量极大提升。最重要的管理简单,因为在管理当中,人员管理是最困难的。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避免以一己私欲给项目造成困难!一定需要循序渐进的推行,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对应的节奏和手段一定是不同的,只有做好详尽的规划,才能达到智能制造的目的!
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制造2025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