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智能制造领域两会代表将提哪些议案?

当前,在5G、新基建的加持下,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已成长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浪潮,正在深入到制造业的毛细血管。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围绕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核心软硬件协同发展等议案,备受业界关注。

今日(3月4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突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布局“双循环”,深挖内需潜力,实现科技自主创新仍然是今年两会的“重头戏”之一。

当前,在5G、新基建的加持下,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已成长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浪潮,正在深入到制造业的毛细血管。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围绕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核心软硬件协同发展等议案,备受业界关注。

此次两会上,一众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领域相关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即将带来哪些都有何良策,一起来看看:

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

1.jpg

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将在两会上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建言,分别为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加快推进县域医防数字化建设。

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力争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系统更大突破。雷军指出,《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0)》显示,经评估全国12000多家制造企业,有75%的企业已开始部署智能制造,但只有14%迈向了数字化阶段,只有6%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特征。可以看出,我国智能制造当前还处在从“有没有”逐步转向“好不好”的发展阶段,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

“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业必须继续坚持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之路,聚焦基础研发能力,增强网络信息化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加速推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对此,他建议:

一、有关部门营造有规划可预期的宏观政策环境,引导龙头企业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推动产学研协同研发,组建创新联合体,重点研发高性能的新型传感器、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智能部件,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掌握;注重软硬件一体化协同发展,实施智能工厂标准化、模块化建设,实现高效、柔性生产等。

三、建议以国家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联合培育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破除制造装备与系统的“数据孤岛”,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

四、通过引进来、培养好、促转型等方式,加速填补智能制造人才缺口。加强校企产学研互动融合,以及鼓励国内高校联合龙头企业举办智能制造专项培训课程,推动现有制造工程人才、信息技术人才补足技能短板等。

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2.jpg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在今年两会上,将提交4份提案,分别涉及提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职业教育巩固脱贫成果。

在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提案中,杨国强指出,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自动化水平整体不够高,且种植业、养殖业领域许多高端品种大量依赖国外进口,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农业“走出去”还涉及到出国人员的海外安全和成本问题,海外国家也普遍不希望有大量外来人员入境。

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布局“无人化农场”应用场景,广泛应用农牧机器人、自动驾驶农机设备等新技术,推进种源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将成为占据全球农业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对此,杨国强提议,应当支持农业重点企业大力参与全球农业投资开发,建立海外农业基地;并试点打造大规模的无人化农场,提高农业生产力。此外,还应加快推进种业研发应用,打造我国“农业芯片”,组织相关研究机构、高校、龙头企业等开展联合研发攻关,逐步突破国外种业资源的垄断,让我国拥有属于自己的“农业芯片”。

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建设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体系

3.jpeg

今年两会,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又一次为建设中国特色工业互联网体系带来了建议。这也是他连续5年建言工业互联网发展,从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到数据安全,从新技术融合创新到工业体系升级,再到今年提出在工业互联网全球抢占先机的风口上,掌控主动权和话语权。

针对建设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周云杰指出,从紧迫性来看,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处于爆发期,中国抓住全球引领机遇的窗口期只有2-3年。从重要性来看,如何快速解决“卡脖子”技术、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体系是当务之急。

周云杰建议:

一是建立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源联盟,鼓励开发者参与开源贡献代码和应用开源系统,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二是推动平台、网络、安全等基础共性标准的建设,实现各平台间数据互联互通以及工业APP跨平台调用和订阅。

三是推动行业、领域、解决方案等工业应用标准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个性化、集成化服务,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是鼓励已经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本土化复制,鼓励平台在当地国建立服务机构,支持通过平台出口的软硬件在当地国开展服务化延伸。

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创新中心主任李金波:连续三年提“工业互联网”建议建设数据价格体制

4.jpg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创新中心主任李金波将在今年两会带来3份建议。其中关于工业互联网的建议将主要聚焦于数据方面,李金波认为,“企业之间、政府机构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数据融通共享的激励机制和市场化机制缺失,‘数据孤岛’问题严重,成为数据要素加快配置的最大阻碍。”。

李金波表示,数据已经成为交易的一部分,但工业领域有500多个细分门类,举例来说,家电等离散制造业供应商在为组装工厂生产加工配件时,需要对加工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工业互联网平台会实时收集这些数据,并自动判断是否符合交货要求,大大提高了双方协同效率。而如何评估交易数据的价值,如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匹配度,如何界定数据共享范围、数据使用权的边界,是工业领域数据融通共享的关键。

对此,他建议,研究论证工业数据成本计量和交易方法,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建立全国性的工业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来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企业的资源对接,实现工业数据共享和交易。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加强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

5.png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围绕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强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完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发展、建立自动驾驶汽车保险制度及救助基金体系,覆盖了汽车从生产、使用到报废的生命周期等热点问题提交5项建议。

在加强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方面,他表示:“关键零部件不强,则整车不强,汽车产业更不强。中国要实现汽车强国,首先要先‘强芯’,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解决芯片供需矛盾,围绕汽车产业的核心零部件进行‘补链强链’。”

因此,他建议要加大对汽车电子产业链的精准扶持,制定并落实汽车半导体及关键电子零部件的专项激励措施。同时,要加快国内车规半导体标准体系建设及汽车关键电子零部件产业路线图的实施;加强和完善汽车半导体行业的监管机制;加强基础民生领域的反垄断执法,引导平台企业等相关社会资本流转投入芯片及关键汽车电子零部件等需要长期投入的国家战略科技领域。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推行中国标准,建立新产品、新技术国家标准快速通道

6.jpg

面对“十四五”开局的规划,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今年格力电器将进一步加快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并把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落脚在科技创新上;同时加大对智能装备、数控机床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以及对电机、电容等电子产品关键器件的更深入研究。

在今年两会上,她将重点关注民生保障、助力经济“内循环”,以及中国标准推广使用等相关话题。

在中国标准的推广使用方面,董明珠直言,在一些政府采购工程项目中,明确只用进口品牌,这是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完善中国制造业的标准和认证,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信心和加大对中国制造业的监督。

除此之外,董明珠还建议建立新技术新产品的国家标准快速通道。她认为,当前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在一些领域已经实现了产品全球首创、技术国际领先。但与产品技术相适配的国家标准由于制定周期较长,可能出现滞后或缺席,不利于企业创新成果转化。

为此,她呼吁对于市场急需、消费者需求关联大的新技术新产品,在现有标准制定流程中增加快速通道,简化新技术新产品的标准制定流程,缩短发布周期,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满足市场所需。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