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发改委29号令提出:智能建筑、BIM、CIM、智慧城市等技术、领域纳入“鼓励类”产业。2020年11月,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编写的2020年《数字孪生应用白皮书》在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发布,反映出数字孪生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
园区测绘结合自身测绘优势、科技优势,紧密贴合城市数字孪生发展需求,以“智慧”助力城市发展规划治理。有效整合内部技术资源,以产业园级的数字孪生为核心,积极在城市智慧综合管理应用场景进行探索。
园区测绘在数字孪生城市中具有:全要素数字表达、场景可视化呈现、数据融合供给、空间分析计算、模拟仿真推演、虚实融合互动、物联感知操控、综合运营管理、智能预警监控等多项能力,为城市现状、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服务和仿真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融合数据核心,构建精准映射
数字孪生城市,具有数据连接的特定物理实体或流程的城市数字化,能够助力运营管理者优化城市整体性能。园区测绘智慧城市研究院通过BIM数据、GIS数据、业务数据和感知数据的互通融合供给,具备全场景、全要素、全周期的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精准映射能力。
在科技产出大数据分析应用中,融合区域地图场景、建筑三维模型、企业信息、人才信息等内容,构建专题场景精准的映射,形成完整的人、事、物数字孪生,帮助管理者从区域、楼幢、楼层和不同时间状态等多维度精准掌握企业人事信息。
场景、建筑、企业的多维数据融合
互联城市万物,深挖泛在感知
智慧城市物联感知应用中,园区测绘智慧城市研究院不断加强新技术融合应用,已形成:集成泛在感知设备、提取泛在感知信息和构建泛在感知网络等应用能力,帮助运营管理者对物理世界状态进行获取、查看、传递。
在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项目应用中,从视频感知、物联感知两大方面,打造“智能监测、实时感知、负一秒预警、化被动为主动”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感知网,以科技赋能城市的安全运行。
泛在感知信息接入例
智能计算推演,信息预警分析
数字孪生城市中存在异构、多源、大量的数据计算,对业务场景理解和信息计算能力都提出较高要求。园区测绘智慧城市研究院发挥自身优势,融合AI智能算法和GIS分析能力,实现物理世界信息智能分析、预警与联动处理,帮助城市管理者应用数据更大的信息价值。
项目建设进展时空可视化分析
场景虚拟仿真,综合运营管理
园区测绘具备:对“地下-地表-地上”多层次融合的大范围场景和对“室外-室内-物件”的高精度场景虚拟仿真能力。并能够对现实业务流程数字再造,满足服务管理者进行指挥、调度、派遣、预案处置等需求,达到孪生与物理世界同步综合管理。
在智慧园区运行管理平台应用中,设计综合态势、智慧安防、智慧物业、环境监测、能耗监测5大管理板块,推动园区改进治理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综合管理能力。
产业园级项目案例
测绘地理信息是数字孪生城市的基础信息来源之一。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纵深发展,园区测绘勇于啃硬骨头,以智慧城市研究院为技术创新的排头兵,不断完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底板的建设和应用能力,帮助政府、产业园与企业实现一体化的全方位信息集成和综合智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