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能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贵州省煤矿智能化系统正常运行,促进贵州省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近日,贵州省能源局印发了《贵州省煤矿智能化系统运维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暂行办法》分为总则、运维服务体系建设、运维内容及运维管理、监督管理和附则5个部分,提出将围绕大数据战略行动,打造“互联网+”模式下智能化煤矿运维服务保障体系,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运维”的方式破解运维难题,确保煤矿智能化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高效生产。
据了解,2017年以来,贵州省就在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升级改造,截至目前,贵州全省已有240处生产煤矿实施辅助系统智能化升级,实施覆盖率达到96%。
在项目建成后,运行维护管理也成为影响智能化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要素。据贵州省能源局发布的《暂行办法》政策解读内容,2019年,贵州省能源局及市县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对煤矿智能化建设项目运行维护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智能化系统涉及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等相关设施,专业性强,大多数煤矿现场操作人员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部分承建单位售后服务不到位,配备的维护人员不能及时排除故障;企业配备的备件不全,零部件发货时间偏长等现象时有发生。以上原因致使智能化系统运行不正常或停运,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在此背景下,为切实发挥煤矿智能化系统减员提效的应用效果,确保煤矿智能化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高效生产,贵州省能源局探索专业运行维护机构与煤矿合作发展的新模式,印发了《暂行办法》。
具体来看,《暂行办法》设置了运维服务中心、区域维护服务站、运维配件库,合理规划了运维服务体系架构,明确了架构单元的功能职责与建设原则。另外,《暂行办法》还提出将建设煤矿智能化运维服务平台,打造煤矿智能化建设信息枢纽,明确了运维服务平台的建设内容,并阐述了各级行业管理部门、煤矿企业、运维服务机构的责任分工。对此,上述解读文件也指出,《暂行办法》的出台构建了由政府指导,煤矿企业履行运行主体责任,专业机构提供运维服务的商业化煤矿智能化运行维护体系,提升了行业治理能力。